周府寿宴的余热未散,一纸来自江北重镇——淮扬府衙门的公函,便被快马送到了苏碗手中。公函措辞客气,言明淮扬知府听闻信州咖啡于提神醒脑上有奇效,又知苏记正奉旨推行咖啡官引,特邀苏记东家前往淮扬,考察当地漕运枢纽情况,商议于漕工之中试点推广咖啡事宜。
淮扬府地处运河要冲,漕粮转运重地,其态度对咖啡在江北的推广至关重要。苏碗深知此行意义重大,立刻着手准备。
她带上了经验丰富的烘焙师傅、善于沟通的娟子,以及一队精干护卫,包括伤愈后愈发沉稳的石猛。临行前,苏承业再三叮嘱漕运衙门关系复杂,务必谨慎。周文焕则拍着胸脯保证,已去信淮扬故交,会给予照应。
数日后,苏碗一行抵达了繁华喧嚣的淮扬府。运河之上,漕船如织,码头上力夫号子震天,一派繁忙景象。淮扬知府并未立刻接见,只派了户房一名书吏接待,安排他们住进驿馆,态度不冷不热。
苏碗也不着急,安顿下来后,便带着娟子和石猛,亲自去往码头实地考察。
时值初夏,天气已然闷热。码头上,赤裸着上身的漕工们喊着号子,扛着沉重的粮包,往返于船舷与岸上车马之间,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脊背流淌,许多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苏碗站在不远处观察良久,对娟子低声道:“看到了吗?此地漕工劳作强度极大,极易疲乏。若咖啡真能在此地证明其提神之效,比任何说辞都管用。”
她并未冒然上前推销,而是先在码头附近寻了家干净的茶摊坐下,要了几碗大碗茶,看似随意地与摊主闲聊起来。
“老伯,这码头的爷们儿可真辛苦,瞧着都累得慌。”
摊主是个健谈的老汉,叹道:“可不是嘛!这漕粮转运,讲究的就是个时效,耽误不得。这些苦哈哈,常常一干就是好几个时辰,全凭一口硬气撑着。有时候实在熬不住了,就拿凉水猛浇头,或者嚼些辛辣的姜片提神,也是没法子。”
苏碗顺势问道:“若是有种饮子,喝了能让人精神好些,又不似姜那般辛辣,您说他们会试试吗?”
老汉狐疑地看了她一眼:“姑娘说的是啥饮子?贵的咱可喝不起。”
“成本倒不算太高,只是味道有些特别,初喝可能不惯。”苏碗笑道,“老伯,明日此时,我送一些过来,免费请您和几位工友尝尝,如何?若觉得好,以后我可以按比茶汤稍贵一点的价格,长期供您这摊子卖。”
老汉将信将疑,但听说免费,又能多个营生,便答应下来。
次日,苏碗带着一大壶提前冲泡好、又适当放凉了些的清咖啡,并一小罐蜂蜜来到茶摊。她让老汉叫来了几个相熟、且看上去最为疲惫的漕工。
“诸位大哥辛苦,这是我家祖传的方子熬的提神汤,今日免费请大家尝尝,给提提意见。”苏碗让娟子给每人倒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