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07章 朝堂百家竞献策 帝王定调实用学

第307章 朝堂百家竞献策 帝王定调实用学(1 / 2)

长安,太极殿,大朝会。

今日的朝会,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丹墀之下,除了紫袍玉带的文武百官,更增添了数十位身着各色儒衫、道袍、劲装甚至短打的陌生面孔。他们年龄不一,气质迥异,有的仙风道骨,有的精悍干练,有的不苟言笑,正是通过考核、被授予弘文馆职司的诸子百家代表!他们肃立于百官之后,眼神中既有对皇权的敬畏,更有一种重见天日、欲展所学的激动与渴望。

龙椅之上,李世民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这前所未有“百花齐放”的场面,嘴角噙着一丝满意的笑意。他知道,重铸百家之策,今日才算真正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房玄龄与杜如晦相视一眼,微微点头。房玄龄率先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沉稳洪亮:

“陛下!臣有本奏!”他环视百官及百家代表,“自陛下圣心独运,敕令重振百家之学,广纳贤才,设弘文馆各学苑以来,已历时数月。如今,托陛下洪福,更赖龙首原革新造纸、印刷之术,我大唐书局运转已然顺畅,廉价纸张与书籍供应充足,再无匮乏之虞!此乃推广学问、教化万民之千载良机!”

他语气转为激昂:“故,臣恳请陛下明发旨意!敕令弘文馆诸子百家博士、助教,将其学派之精要、之绝学、之实用技艺,尽速编纂成册,由朝廷书局刊印天下,分发各州县官学、乃至新设乡村学堂!让我大唐子弟,皆可习百家之长,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盛举!望陛下准奏!”

此言一出,台下百官反应不一。寒门出身或务实派官员纷纷点头称善,目露期待。而许多传统儒家出身的官员则面色微变,眼神中流露出担忧与抵触。

果然!孔颖达眉头紧锁,立刻手持玉笏,大步出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与不甘:

“陛下!房相所言,虽是一片公心,然…老臣以为,此事…恐需从长计议!”他挺直腰板,试图维持儒家固有的威严,“治国安邦,首重教化,教化之基,在于纲常伦理,在于仁义道德!此乃我儒家传承数百载之精髓所在,亦是天下安定之根本!”

他目光扫过那些百家代表,语气加重:“如今骤然将百家杂学并立推行,恐…恐使学子心思杂乱,无所适从,动摇治国之根本!且…农、工、商、乃至刑名之术,终为小道末技,岂可与圣人之学等量齐观,同列官学?这…成何体统?!还请陛下三思!”

孔颖达的话,立刻引起了部分儒家官员的低声附和。他们习惯了儒家独尊的地位,对眼前这种“群雄并起”的局面,感到本能的不安与排斥。

然而,没等李世民开口,一位身穿黑色劲装、面色冷峻的法家代表立刻踏前一步,朗声反驳,声音铿锵如铁:

“孔祭酒此言差矣!”他毫不客气,“治国岂能空谈道德?无律法则无秩序,无秩序则无仁义!《贞观律》虽好,然细则尚待完善,执行更需强力!如今陛下推行摊丁入亩、兴建学堂、修筑官道等新政,涉及田亩、税收、工程、用工等方方面面,若无严密律法保驾护航,若无精通刑名之术的官吏严格执行,如何防止豪强欺隐?如何确保赋税公平?如何杜绝工程贪腐?如何保护民工权益?空有仁心,而无律法利器,新政寸步难行!故,臣非但赞同房相之议,更恳请陛下加强法家学苑,修订律法,培养法吏,为新政筑牢根基!”

“说得好!”一位墨家代表(工匠打扮)激动地接口,“还有这修路、建学堂!光有律法不够,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技术!我墨家精通器械、营造,若能将标准工艺、省力工具推广全国,可省多少民力?加快多少进度?此非小道,此乃强国富民的实在学问!”

“还有医家!”一位医家代表高声道,“预防瘟疫,救治伤患,保障民夫健康,亦是新政顺利推行之关键!岂能忽视?”

“农家亦如此!新作物推广,农田水利…”

“兵家…”

“算家…”

一时间,百家代表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争相强调自家学问的实用价值与重要性。朝堂之上,竟如同学术辩论场一般,气氛热烈,甚至有些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