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马周再次拱手,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禀报道:“陛下,今日大喜,臣还有一事禀报。”
“讲!”
“托陛下洪福,龙首原全力支持,臣奉命督造的长安城全域水泥官道铺设工程,已于前些日子…全面竣工!”马周声音响亮,带着成就感。都是清一色的水泥了,陛下,外面的百姓们都纷纷叫好。
“哦?!”李世民眼睛一亮,“全城竣工了?好!速速道来!”
“是!”马周如数家珍,“如今,长安城内,所有主干道、坊市街道、乃至各衙署通道,已全部铺设坚硬平整的水泥路面!彻底告别了往日‘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窘境!车马通行,顺畅快捷!百姓出行,再无泥泞之苦!”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激昂:“不仅如此!由长安通往朔州、灵州、幽州三大边境重镇的三条水泥官道主干线,也已全面开工!目前,已征调、雇佣沿途六十万民夫!分段同时施工,日夜赶工!进展神速!依目前进度,臣敢立军令状!今年之内,必能全线贯通!届时,从长安至朔方,快马七日可达!大军粮草转运,商旅往来,将畅通无阻!北疆防线,必将固若金汤!”
“好!好!好!”李世民激动得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连说三个好字,“六十万民夫!三条官道同修!马周!你…你真是给了朕天大的惊喜!此乃不世之功!利在千秋啊!”
他迫不及待地一挥手:“如此盛景,岂可枯坐殿中空谈!走!诸位爱卿!随朕出宫!朕要亲眼去看看!看看我长安的新貌!看看朕的…通天大道!”
“臣等遵旨!”
…
长安街头。
李世民率领着文武百官,徒步行走在崭新、平整、灰白色的水泥路面上。
阳光洒下,路面反射着柔和的光泽。再也看不到往日车辙深陷、尘土飞扬的景象。马车牛车行驶其上,又快又稳,几乎听不到颠簸的噪音。
街道两旁,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人人脸上都带着惊奇、喜悦的笑容。
“陛下万岁!”
“这路真好!俺老婆子走路都不怕崴脚了!”
“你看这地面,光溜溜的,娃娃们都能在上面打滚了!”
几个顽皮的孩童,兴奋地在光滑的路面上追逐嬉戏,摔倒了也不哭,嘻嘻哈哈地爬起来继续跑。
一个老商人抚摸着路边坚硬的路缘石,感慨万千:“神奇!太神奇了!这龙首原的水泥,真是神物啊!以后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货物被泥水浸坏了!这路…能造福百年啊!”
李世民看着这万象更新的景象,听着百姓们发自肺腑的赞叹,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他转过身,对紧随其后的房玄龄、杜如晦、马周等重臣,朗声笑道,声音传遍整条街道:
“玄龄!克明!马周!你们看!这,就是朕想要的大唐!”
“这,就是新政的力量!”
“这,就是…朕与百姓,共同开创的…盛世前程!”
“传朕旨意!长安城内,大庆三日!与民同乐!”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与百姓的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响彻云霄!
金色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水泥大道上,洒在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脸庞上,也洒在了每一个长安百姓充满希望的笑脸上。
一条通往强盛与繁荣的康庄大道,已在脚下,笔直地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