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互市新城,指挥棚。
布帘掀开,秦哲伸着懒腰走了出来,脸上倦色尽扫,眼神清亮,神采奕奕。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尘土和汗水气息的空气,感觉通体舒泰。
“这一觉睡得…舒坦!”他活动了一下筋骨,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微的爆响。
早已守在外面的王玄策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敬佩的笑容:“殿下,您醒了。这几日,一切进展顺利。互市城墙已合拢,城内主干道铺设完毕,仓储区地基已完成…”
秦哲摆摆手,打断了他的工作汇报,目光却投向了工地外围——那里,许多被招募来的本地民夫和闻讯赶来想找活干的朔州百姓,正蹲在墙角下,捧着粗陶碗,吃着简单的糊糊或杂粮饼。
这些百姓,大多面色蜡黄,身形瘦削,衣衫褴褛,眼神麻木中带着一丝对未来的茫然和对食物的渴望。几个孩子围在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木桶旁,眼巴巴地等着分发那几乎能照见人影的稀粥。
边境苦寒,土地贫瘠,加之多年战乱和梁师都的盘剥,此地的民生凋敝,远超秦哲的想象。
秦哲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眉头紧紧锁起,眼中闪过一丝痛心与怒火。
“他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语气沉重,“边境的百姓…真他娘的最苦逼!老子在前面打生打死,不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就吃这猪食一样的东西?”
他猛地转过身,对王玄策道:“玄策!立刻叫百骑司的人来!”
“是!”王玄策不敢怠慢,立刻示意。一名身着普通百姓服饰,但眼神锐利、行动矫健的汉子迅速从附近的人群中无声无息地靠拢过来,对秦哲躬身行礼:“百骑司朔州总旗,参见秦王殿下!”
秦哲看着他,语速极快,命令清晰:“你,立刻安排最快的信使,八百里加急,分两路送信!”
“第一路,直送长安,面呈陛下!”秦哲目光灼灼,“信上就说:朔州及北疆百姓,久经战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形销骨立,亟待救济!请陛下即刻从太仓拨付粮食一万石,不!两万石!以最快速度,运抵朔州!告诉他,这粮食,是救命粮,是安民粮,是稳定北疆的定心丸!一刻也延误不得!”
“第二路,送去龙首原,交给我二弟秦杨!”秦哲继续道,“让他立刻办两件事!”
“其一:把他搞出来的那个…对,就叫‘外卖’!还有他在长安朱雀门小吃街折腾的那些玩意儿,所有秘方——羊肉泡馍、肉夹馍、胡辣汤、油泼面、烤面筋、臭豆腐、麻辣烫底料…等等等等!所有他能想到的、便宜又顶饱、味道还过得去的小吃秘方和标准化制作流程,全部给老子整理出来,派人火速送来朔州!告诉他,老子要在朔州和整个北疆,搞小吃扶贫!要让这里的百姓,最先尝到长安的味道!”
“其二:让他在长安,依托漕运码头和现有的车马行、脚夫,把他那‘外卖’的试点,给老子搞大!摸索出一套从制作到配送的完整流程!以后,说不定老子在北疆也能用上!”
百骑司总旗凝神记下每一个字,重重点头:“卑职明白!即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