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城封锁的盘查声浪中,陈阳(何雨阳)已然开启了他的商业版图扩张。
外界的混乱于他而言,不过是隔绝干扰的天然屏障。
警署忙着追查失窃黄金,商界尚未察觉新的巨头正在崛起,正是他抢占先机的最佳时机。
注册公司的流程被他压缩到极致。
凭借数百万港币的启动资金和赵叔引荐的资深律师,他仅用三天便完成了所有手续,注册成立“科创集团”,业务涵盖电子制造、地产开发两大核心板块。
律师看着眼前这位行事果决、资金雄厚的年轻老板,忍不住赞叹:“陈先生,您是我见过效率最高的客户,科创集团的起点,怕是要超过香港半数老牌企业。”
陈阳淡淡一笑,他的底气远不止眼前的现金。
空间里的技术图纸、未来几十年的商业预判,才是他真正的王牌。
拿地环节,陈阳展现了惊人的远见。
他避开了当下热门的中环核心区,转而瞄准了几处当时尚显偏僻、却在未来会成为顶级豪宅与商业中心的地段:尖沙咀临海地块(日后的海港城周边)、铜锣湾废弃工厂区(未来的时代广场选址)、半山未开发的缓坡地(后来的顶级豪宅区)。
这些地块在1971年的香港,要么是工业废墟,要么是荒坡林地,价格低廉,无人问津。
陈阳亲自带队考察,凭借念力穿透地形勘探,确认地质稳定、规划潜力巨大后,果断出手,以现金全款拿下所有地块,签订长期产权协议。(毕竟都是后世的黄金地段)
中介公司老板瞠目结舌:“陈先生,这些地现在没什么价值,您这是……”
陈阳只回了一句:“我看好它们的未来。”日后这些地块的价值暴涨千倍,印证了他超越时代的眼光。
工厂选址在新界工业区,陈阳斥巨资买下整片厂区,从空间里取出优化后的工厂设计图纸。
融合了90年代的流水线布局与节能理念,比当时香港主流工厂的效率高出三倍。
他从欧洲、日本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又高薪挖来香港顶尖的工程师团队,亲自坐镇指导。
工人们很快发现,这位年轻老板不仅懂技术,还能提出各种“匪夷所思”却极为实用的改进方案:“流水线速度可以提升20%,加装这个自动检测装置,废品率能降到0.1%以下”
“电机换成这个改良型号,能耗能省三成”。没人知道,这些技术都是陈阳从签到系统给的未来技术中提取的精华,经他简化适配后,完美落地于70年代的生产场景。
核心的家电研发,更是陈阳的重中之重。
他封闭了工厂的研发车间,亲自绘制图纸、调试参数,空间里的精密仪器成了他的“秘密武器”。
短短三个月,一系列超越时代的家电产品相继诞生:
-超薄彩色电视机:摒弃了当时笨重的CRT显像管,采用改良后的平板显示技术,厚度仅5厘米,画面清晰度远超同期产品,还自带遥控功能(当时香港主流电视仍需手动调台);
-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无需手动注水、排水,预设多种洗衣模式,能自动调节水温与转速,洗净度高且不伤衣物,而当时市场上主流的还是双缸半自动洗衣机;
-变频空调:节能静音,可精准控温,甚至带有空气净化功能,反观当时的空调,不仅体积庞大、噪音惊人,还极度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