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格外暖些。
南锣鼓巷的四合院被春风染得绿意盎然,葡萄藤抽出新嫩的枝蔓,顺着篱笆往上攀爬,墙角的海棠花缀满粉白的花苞,风一吹,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带着清甜的气息。
院里的日子依旧热热闹闹:何雨柱每天骑着新自行车去轧钢厂上班,傍晚回来总能带回食堂的饭;秦淮茹抱着贾梗在院里晒太阳,眉眼间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温婉;何雨阳依旧忙着第三工业部的技术研发,偶尔下班早,会帮着何雨柱收拾院子。
这天上午,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一个穿着蓝色干部服、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人推着车走进来,身后跟着街道办事处的老周。“各位街坊,打扰大家一下!”男人笑着抬手打招呼,声音洪亮,“我是街道新上任的王主任,今天来跟大家说两件要紧事!”
院里正在忙活的街坊们闻声都围了过来:马德山刚从轧钢厂下班,手里还提着工具箱;刘海中穿着整齐的中山装,一看就是特意收拾过,听说街道来人,立马从屋里跑了出来;闫埠贵正蹲在门口择菜,闻言也赶紧站起身,把菜篮子往旁边一放;何雨阳、何雨柱兄弟俩也从屋里走出来,站在人群后面静静听着。
王主任站在院中央的石桌旁,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第一件事,为了响应街道工作号召,加强预防敌特以及邻里互助、传达政策通知,每个四合院都要推选联络员,负责院里的日常事务协调、政策宣传,还有帮着街道收集大家的意见诉求。”
他顿了顿,补充道:“因为我们四合院比较大,需要选举三个,这三位联络员得是院里有威望、负责任、大家信得过的人,最好是热心肠,愿意为街坊们办事。选举方式也简单,大家民主提名,票数多的当选,最后按年龄排个顺序,方便后续工作对接。”
话音刚落,院里就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是好事啊,以后院里有事有人牵头了!”“得选靠谱的,别选那种光说不练的!”刘海中第一个站出来,语气带着几分积极:“王主任,我觉得这事儿很有必要,我愿意为大家服务,也想提名我自己!”
他这话一出,有人附和,也有人私下嘀咕——刘海中在院里向来爱摆架子,总想着当“领导”,但办事还算认真,倒也不算离谱。
闫埠贵摸了摸下巴,心里盘算着:当联络员能跟街道打交道,说不定还有些便利,也赶紧说道:“我也愿意参选,我在院里住了这么多年,街坊们的情况我都熟!”
马德山原本没打算参选,他性子沉稳,不爱出风头,可旁边的贾东旭推了推他:“马师傅,您在院里威望最高,为人正直,大家都信您,您参选最合适。”
周围的街坊们也纷纷附和:“马师傅,您就参选吧!有您在,我们放心!”马德山见大家真心推举,便点了点头:“行,要是大家信得过我,我就试试,一定尽力为大家办事。”
王主任见提名得差不多了,便笑着说:“既然大家提名了马德山、刘海中、闫埠贵三位师傅,那咱们就举手表决,同意马德山师傅当联络员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院里绝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马德山是轧钢厂的老技术骨干,为人忠厚,谁家有事他都乐意帮忙,之前何雨柱学厨、贾东旭结婚忙,他都帮了不少忙,威望确实最高。王主任数了数,笑着说:“马师傅票数最多,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