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遗诏(2 / 2)

“既为遗诏,自当遵行。”他抬手,声音传遍大殿,“但这‘娶夫’的人选,还需仔细斟酌。目前以先皇的葬礼为重,长公主的婚事容后再议,退朝。”

少年转身离去的背影挺拔如松,没有人看到他转身瞬间,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

太和殿的喧嚣尚未散尽,玄夜已转身踏入偏殿。檀香在铜炉中明明灭灭,映得他年轻的脸庞一半在光里,一半在影里。

“殿下,顾相那老狐狸……”太子府的内侍总管李德芳压低声音,话里带着愤懑。方才顾英宣读遗诏时那副得意模样,明摆是幸灾乐祸,毕竟裴右相仗着裴衡是最有可能尚公主的人选,在朝中的势力高涨。可现在如果还要攀附长公主,就要裴衡“嫁入”公主府。

玄夜却没接话,只指尖轻叩案几:“传礼部。”

片刻后,礼部尚书揣着草拟的国丧流程进来,腰弯得像张弓。“殿下,按规制,先帝丧期需守孝二十七日,期间停乐止嫁,百官素服……”

“改。”玄夜打断他,声音冷得像殿外的秋风,“守孝百天,停朝三日。三日后续用早朝,但奏事需言简意赅。”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卷遗诏的副本——那是顾英特意让人誊抄分发的,此刻正摊在案角,“国丧期间,凡提及‘遗诏婚嫁’者,以惊扰先帝灵柩论罪。”

礼部尚书猛地抬头,额角渗出冷汗。这哪里是改规制,分明是借着国丧的由头,将那道棘手的遗诏暂时压下去。他忙躬身应道:“臣……臣这就去拟新章程。”

“等等。”玄夜叫住他,指尖点在“登基大典”四字上,“国丧百日之后,即刻举行登基礼。礼乐用《大晟》,仪仗按天子规格,不得有误。”

送走礼部尚书,玄夜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忽然对心腹道:“去公主府。”

公主府的桂花开得正盛,乐安正坐在廊下翻检医书——宁玉从西北寄来的缝合术图谱到了,上面还夹着片晒干的沙枣叶。听见脚步声,她抬头便见玄夜一身素服立在花下,玄色滚边的孝带在风里轻晃。

“来了?”她往旁边挪了挪,给玄夜让出个位置,“刚泡的桂花茶,加了冰糖。”

玄夜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才觉得紧绷的神经松了些。“顾英在朝堂上宣读的遗诏,你怎么看?”

“很新奇。”乐安翻过一页书,“‘娶夫’入赘,倒像是父皇会想出来的法子。”她语气平淡,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婚事,“不过国丧期间停嫁,倒是正好。”

玄夜望着她低垂的眼睫,忽然道:“等我登基,这道遗诏……”

“不必急着废。废了我还要选驸马更麻烦。”乐安抬眼,目光清亮,“父皇的心思,无非是怕我与朝中权贵或是外族皇室有所勾结,动摇你的皇位和这江山。我若真要做什么,也不会靠婚嫁。”她将那片沙枣叶夹进书里,“倒是你,登基大典需准备的仪仗、祭文,可都妥当了?”

玄夜喉间发紧。他原以为她会怨,会怒,却没想她早已看得通透。他伸手,想拂去她发间的桂花,指尖在半空顿了顿,终是收了回来:“礼部正在拟,你……要来看吗?”

“不了。”乐安笑了笑,“你是未来的皇帝,这些事该你做主。我只盼着西北安稳,图书馆的书能尽快送到各州府。”

玄夜没再强求。他知道,乐安看似游离在外,实则比谁都清楚局势。那道遗诏像根刺,扎在他心头,也扎在朝野上下,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稳住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