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参峒距离安宁县不算远,直线距离约莫三四百里。
若是寻常商旅,或许要走上两三日。
但对于身负武功,脚力惊人的陆沉而言,即便不借助马匹,全力奔行之下,大半天功夫也足以抵达。
至于那些崎岖难行的山路,在他这等气关境的好手面前,更是不足为惧。
养参峒派来的信使,是一个名叫沙摩柯的少年。
他皮肤黝黑发亮,身形瘦小却显得十分精干,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一双眼睛黑白分明,透着山里人特有的机警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陆沉与他同行,一路也从他结结巴巴,不甚流利的官话中,大致了解了龙脊岭以南,巫溪蛮地界的情况。
那片地域主要由十大峒寨划分统治。
“峒”并非指单一村落,而是指被群山环抱,中间拥有较大平坦谷地,足以聚集大量族人,形成武装自保势力的区域。
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山中堡垒群。
大乾朝廷更习惯称之为“土司”。
各峒之间,通常由实力最强的“大峒”管辖若干“小峒”,形成松散的联盟或隶属关系。
求援的养参峒,便是巫溪十峒中实力靠前的大峒之一。
以采掘,培育珍稀山参闻名,与大乾关系较为融洽。
而此次犯边作乱的,原本是一个名为“飞山峒”的小峒。
不知何故,其峒主近年学成了几手诡异巫术,性情随之大变。
其族人也开始渐渐变得暴戾嗜杀。
峒主遂即率领族人四处烧杀劫掠。
不仅祸害其他蛮族峒寨,如今更是将矛头指向了向来与人为善的养参峒。
“大、大人。”
沙摩柯指着前方层峦叠嶂的山岭,官话说得有些吃力。
“前边,就、就是巫溪地界了。”
陆沉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龙脊岭苍茫的山体至此愈发雄伟,宛如一条巨龙在此处微微抬起了它那覆盖着原始森林的脊背。
山势起伏之间,数条水脉如同巨龙身上的纹路,蜿蜒流淌而出。
其中一条水色略显深沉,两岸植被格外茂密的溪流,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想必就是巫溪蛮赖以得名的“巫溪”了。
空气中,似乎也开始弥漫起一丝与龙脊岭北麓不同的,带着淡淡湿腐气息和某种草木异香的独特味道。
十峒百寨依着蜿蜒的巫溪星罗棋布。
人口竟有十万余户之众。
在这片山高林密的土地上,已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只不过十峒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有的峒寨隐居深山,几乎不与外界往来。
有的则乐于互市通商,甚至与山外的大乾百姓互通婚姻。
陆沉一行人沿着山道行进,听着沙摩柯用生硬的官话断断续续地介绍着情况。
他了解到,巫溪蛮民主要依靠耕种与手工业为生。
早年大乾曾派人协助兴修水利,使得这山中谷地也能开垦出梯田,种植水稻、小麦、高粱与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