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搜山降魔,山海显圣 > 第221章 仙道种子,变天击地

第221章 仙道种子,变天击地(1 / 2)

陆沉指腹摩挲着那块云石粗糙的表面,心中却已掀起波澜。

他曾向师父沈长鹤请教过魂魄之秘,得知人之魂魄,本由三魂七魄构成。

三魂名曰胎光、爽灵、幽精,乃是人之根本灵性所系。

七魄则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主司肉身诸般本能运作。

寻常人的三魂七魄散于体内,各司其职,互不统属。

唯有传说中万中无一的“修道种子”,天生异禀。

其三魂七魄方能回返先天混沌之态,凝练如一,显化如婴儿抱朴之相。

据古老典籍记载。

三千年前灵气充盈的时代,修行者的第一步,便是淬炼肉身至无瑕无垢,同时凝魂成婴,铸就“大道鼎炉”。

如此才算具备了踏上仙途的根基资质。

陆沉初闻此事时颇为意外,未曾想自己竟有这般根骨。

他后来又问师父。

这三魂七魄回返先天,究竟有何神异之处?

沈老当时抚须笑道,寻常人若想踏入修行之门,须耗费无数心血苦功方能“开识”。

何为开识?

修行界有“五识”之说。

并非指寻常感官,而是更深层的潜能。

眼识能观气察微,洞悉幽暗。

耳识能聆听八方,辨音于渺茫。

鼻识能嗅察善恶、阴阳之气。

舌识能品尝万物精华,辨析药性灵机。

身识则能感知天地能量流转,体察吉凶祸福。

这五识,每一识的开启都需极大机缘与磨砺。

但陆沉却省去了这水磨功夫。

魂魄凝婴,便如同拿到了开启内在宝藏的钥匙。

只需时机契合、稍加引导,五识潜能便能自然显现。

“方才眉心滚烫,视石皮如无物……这分明是‘眼识’初开的征兆!”

陆沉心中明悟。

难怪他能穿透那隔绝真气的石皮,“看”到内里莹白的质地。

万千思绪在他脑中飞快流转。

惊喜之余,他倒并未生出凭借此术大肆敛财的念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懂。

在这龙首寨鱼龙混杂之地,显露异能绝非明智之举。

他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稳妥地运用这意外开启的“眼识”,以及未来如何引导开发其余四识,使之成为自己修行和处世的助益?

“灵潮衰落已逾三千载,上古道统凋零。”

“那些系统开启,锤炼五识的秘法,恐怕早已失传,或仅存于某些避世不出的大派禁地,寻常人难以企及。”

陆沉暗忖:“当今天下,若论收藏之丰、底蕴之厚,或许唯有执掌乾坤的大乾朝廷了。”

他的思路逐渐清晰。

无论是身属的巡山司,还是打过交道的六扇门,都是朝廷麾下的重要机构。

这些机构网罗天下奇人异士,收录各类功法秘典的可能性最大。

“看来,日后在衙门中,需得多留心了。”

这条路径,远比自己去盲目寻找虚无缥缈的仙缘更为切实。

思忖之际,陆沉随手从摊上挑了三块大小不一的云石,付了银钱,便请碧云楼的大师傅当场切开。

第一刀下去,石皮剥落,露出内里莹润饱满的白色玉肉。

质地纯净,几乎不见杂质。

大师傅“咦”了一声,略显诧异地抬头看了陆沉一眼。

待到第二块、第三块依次切开,竟块块皆是品相上乘的良材,周围渐渐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连那位始终面带职业微笑的侍女,也忍不住掩口,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这位年轻公子看似随意指点,竟有如此毒辣的眼光?”

她心中暗自觉得震惊,这种事情确实可以归结为运气,但如今仅仅是将其当成新手运气的话,也有些不太可能。

加上陆沉这陆家少爷的人设,顿时就让人浮想联翩。

会不会,这少爷在京城里的时候,就时常赌斗,早就有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