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妃“有孕”引发的风波,在贺归轩与林宥霆达成共识后,暂时被压制在宫闱深处,由潜影卫暗中紧锣密鼓地调查。
然而,经此一事,贺归轩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仅仅掌控朝堂和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人心向背、民间舆论,同样是一股足以影响国策推行、甚至动摇统治根基的强大力量。
新学推行之初遭遇的猛烈抨击,守旧派根深蒂固的观念,乃至地方豪强对新政的阳奉阴违,都让贺归轩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渠道,能够越过层层叠叠的官僚体系,直接将朝廷的意志、新政的益处、乃至她这位“天可汗”的权威,精准地传递至士林与民间,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这一日朝会,贺归轩并未急着商议具体政务,而是抛出了一个让众臣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议题。
“众卿可知,如今市井坊间,流传最广者为何?”
她目光扫过下方,语气平和。
百官面面相觑,有人试探着回答:
“或是话本传奇?”
“或是茶楼酒肆间的奇闻异事?”
“亦或是……些无稽流言?”
贺归轩微微颔首:
“众卿所言,皆有其理。然,话本传奇,多为消遣;奇闻异事,真伪难辨;流言蜚语,更是祸乱之源。我大雍如今推行新学,革新政令,诸多善政,却因传递不畅,或为小人曲解,或为百姓不解,以致成效不彰,甚至滋生误会。”
她顿了顿,声音逐渐抬高,带着一种开创性的决断:
“故此,朕决定,创办一报,名曰——《帝国公报》!”
《帝国公报》?
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鲜词!
百官再次愕然。
“此报,将由朝廷主办,定期刊印,发往各州县,乃至张贴于市井通衢之上。”
贺归轩解释道,
“其上,将刊载朝廷最新颁布之政令、法规;报道各地推行新政之成效与典范;介绍新学之知识与趣闻;表彰忠臣良将、孝子贤孙;乃至澄清不实流言,引导公正议论!”
她看着下方或疑惑、或思索、或隐隐感到不安的臣子,清晰地道出其核心作用:
“朕要让这《帝国公报》,成为朝廷之喉舌,百姓之耳目!使上意下达,下情上通,闭塞之言路得以畅通,混淆之视听得以清明!”
此言一出,如同在朝堂投下了一颗惊雷!
掌控舆论!
引导民心!
陛下这是要将话语权牢牢抓在手中啊!
一些嗅觉敏锐的官员立刻意识到了这《帝国公报》蕴含的巨大能量和危险性。
这等于是在传统的官僚体系之外,另辟了一条直达天听、也直通民间的信息通道!
以往他们可以通过操纵信息、蒙蔽地方来对抗或消极执行新政,可若这《公报》一发,朝廷的政令、陛下的意志将毫无阻碍地公之于众,他们再想阳奉阴违,难度将大大增加!
“陛下!”
一位御史出列,面带忧色,
“民间办报,古未有之!且信息繁杂,若管控不力,恐生事端,反为不美啊!”
“是啊陛下,若有无知小民妄议朝政,岂不有损朝廷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