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京雍大学(1 / 2)

“功德碑”之策,如同在干燥的草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瞬间燃起了燎原之势。

诏令颁布后不过数日,其影响力便以京城为中心,如同涟漪般向四周迅猛扩散。

京城之内,各大衙门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家资丰厚的官员、嗅觉敏锐的皇商、乃至一些想要改换门庭、为子孙铺路的世家大族,纷纷揣着银票,寻关系、找门路。

只求能在即将兴建的新式学堂,尤其是京城这第一所“示范学堂”的功德碑上,刻下自家的名字,而且排名越靠前越好!

胡韫那“被迫”捐出的二十万两,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后来者的心头,也无形中抬高了捐资的基准线。

五万、八万、十万……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数字被报出,负责登记造册的礼部和工部官员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收到手软。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股风潮迅速蔓延至京畿地区乃至周边州县。

京城和各大府城的“建学名额”迅速被瓜分殆尽后,那些动作稍慢、或资本稍逊一筹的地方豪强、地主乡绅,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广大的乡镇。

“京城大学的功德碑争不到,咱们镇子上的学堂,咱家必须占头名!”

“多建几个!隔壁镇子老王都捐了两个了,咱不能落后!”

“这可是流芳百世的好机会!比修桥铺路强多了!”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乡镇学堂建设竞赛”自发地展开了。

无数白银如同涓流汇入大海,支撑起一个个新兴学堂的蓝图。

许多偏远之地,第一次有了像样的校舍,第一次有了超越《三字经》、《百家姓》的课程设置。

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下,位于京城西郊、被贺归轩寄予厚望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堂,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青砖灰瓦,格局开阔,既有传统书院的雅致,又多了几分实用和严谨的气息。

落成之日,贺归轩亲自驾临,并为这所承载着她无限期望的学府提名——京雍大学。

取“大雍京城”的地名,影射她之前世界的学府,气魄恢宏。

揭牌仪式盛大隆重,不仅文武百官、捐资巨擘齐聚,更有无数闻讯而来的士子百姓围观,将大学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想亲眼看看,这耗费巨资、引得天下瞩目的新学圣地,究竟有何不同。

仪式过后,贺归轩并未像众人预料的那样进入堂内听讲或训话,而是移步至校场一侧早已搭建好的一个木台之上。

木台上摆放着一些众人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木架、轮轴和石块。

“今日京雍大学落成,朕心甚喜。”

贺归轩面向众人,声音清越,

“然,学堂之根本,在于学问。世人皆言新学所授‘格物’乃奇技淫巧,今日,朕便借此机会,与诸位一同探究,何为格物之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陛下竟要亲自演示那些“奇巧之物”?

守旧派官员们面露不屑,等着看笑话。而更多的人,则是充满了好奇。

贺归轩不理会众人的反应,走到木台中央,指着一个简单的定滑轮装置和一根长木棍、一块大石头,朗声道:

“世间万物,运行皆有其理。格物,便是探究其理,并为人所用。”

“譬如搬运重物,人拉车马驮,费时费力。然,若明其理,便可借力。”

她先是指着那定滑轮:

“此物名曰‘滑轮’。诸位请看。”

她示意一名侍卫上前,直接去拉拴着石块的绳子,侍卫需用尽全力,方能将石块缓缓拉起。

随后,她将绳子绕过滑轮。

“现在再试。”

侍卫再次拉动绳子,这一次,众人清晰地看到,他使用的力气明显小了许多,而那沉重的石块,却以更快的速度轻松升起!

“咦?!”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