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日皇宫,宣政殿。
旭日东升,金光遍洒丹陛。
百官身着庄重朝服,按品阶肃立,鸦雀无声。
与数月前皇帝离京御驾亲征时相比,此刻殿内的气氛截然不同。
那时是疑虑、不安,甚至隐藏着些许轻视;而此刻,是绝对的恭敬,是发自内心的敬畏,甚至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
“陛下驾到——!”
福海尖细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刹那间,百官整衣肃容,躬身垂首。
贺归轩身着绣有十二章纹的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珠玉轻晃,遮住了尚有些苍白的容颜,却遮不住那周身散发出的、经过血火淬炼的凛然帝威。
她步履沉稳,一步步踏上御阶,端坐于龙椅之上。
目光透过晃动的旒珠,扫过下方黑压压的臣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震彻殿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整齐,都要洪亮,带着由衷的臣服。
“众卿平身。”
贺归轩的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的耳中。
“谢陛下!”
百官起身,悄然抬目,望向御座之上那道年轻却已威仪天成的身影。
北疆大捷的细节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但那“震天雷”之威,“天可汗”之名,由这位陛下亲临战场缔造,其震撼力远非文书战报可比。
贺归轩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她先是肯定了北疆将士的浴血奋战,宣布了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草案,由吏部、兵部协同细化执行。
接着,她话锋一转,提到了西境战事。
“西境戎狄,趁我大军凯旋之际,犯我边关,其心可诛!”
她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金铁之音,“朕已遣霍擎云率精锐驰援,携‘震天雷’利器,定要让其有来无回,重蹈北疆蛮族覆辙!”
提及“震天雷”,殿中不少大臣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眼中流露出敬畏之色。此物已成为皇帝权威与力量的象征。
“然,”
贺归轩目光扫过全场,
“北疆初定,西境烽起,国库开支,民生维系,皆需众卿同心协力。林相。”
林宥霆应声出列,手持玉笏,躬身道:
“臣在。”
他今日亦穿着紫色丞相官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隽,只是眼下仍有淡淡倦色,但这无损他身为文官之首的沉静气度。
“统筹后方,保障军需,安抚地方,稳定朝局,此乃重中之重。朕命你总揽其责,各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领旨谢恩,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林宥霆的声音平稳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