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随着日照越来越短,吴寅和刘白出门已经将冲锋衣焊死在身上。但在单位室内,却穿个短袖t恤和瑜伽裤走来走去。偶尔去北边办公室或者一楼,就穿上淡蓝色、淡黄色的运动服套装,扎着两个短短的麻花辫。在基地回收越来越多资源,人民越来越富足的着装中,简朴得如同刚刚进入末日。
不是末日的第一个冬天地热供应太猛,而是她单位不知道是不是窗户面积足够大,射入阳光足够多,不开中央空调,中午的温度也在29度以上。
但听说基地的供热也充足,冬天大风天气为风电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不充足也不行,拉尼娜天气已经预示了今年热得反常的夏季会对应冷得超长的冬天。
40万人口的城市可以冷到什么程度。
当城市的热岛效应大幅减弱,甚至忽略不计,工业生产、居民取暖、电气设施散热几近消失,下垫面在城市中肆意扩张,风寒效应在大部分失去锁热作用的高层建筑之间穿行,变异增殖的茂密植株增加了空气湿度,放大了寒冷度。
室外的体感温度至少降低10度不止。
让她想起前几年下乡,在结冰的湖面穿行,为了到湖心岛放一下无人机看看为什么两只大白鹭这么晚还没迁徙,那湖上的大风瞬间穿透棉衣,差点儿给她掀翻。风太大,她当时只采集了少量影像,无人机的电池和抗风能力受到极大挑战,但也分辨出,大白鹭似乎在哺育幼鸟,大概是幼鸟孵化时间太短,不能长途迁徙。
不知道那些候鸟都变异成什么样子了,是否迁徙到了南方。
希望末世里每个人类都构不成伤害的生物都可以好好生存下去。
来看病的人减少了,尤其是疑难杂症基本没有了。一些轻微小病,因为心疼诊费倒是有一部分不治疗的。万事屋终于有了其他的委托,还有的就是关于治病的差评。选择治疗的无一不是好评,最差也就是懒得写评价,但有很多嫌贵没治疗的来帖子里盖楼指责她这里收费贵。甚至隐约形成了一股风潮,吴寅甚至觉得这背后有意愿报复的手笔。
但她不在乎,沙龙不仅趋于稳定,还趋于稳定的火爆。沙龙成员越来越多,她有时候都看不过来会员名单。她摆在万事屋里的、空间自产的产品也开始爆火起来。以洗脸沐浴的香皂和洗衣清洁的香皂为首,每次上架都秒空。润肤乳面霜什么的,她摆过两回被人发现说很好,简直超越许多爆款大牌,她决定暂时先不卖了,她万一做起高端精品路线的买卖,再拿出来也不迟。
总之,她工作十分充实,也为他人解决困难,虽然有偿,但她看见过于窘迫的有时候也会浮动,只要对方一半身家,可能只有2000,也可能只有200。现在还没被她遇见为富不仁的,真碰见了,她也得行侠仗义要个一半身家。所以她一点不为流言蜚语所困。
每天忙得像个冤种。
她的手机屏幕亮了几次,刘白在第一次看见王锐的名字后,就没再管。吴寅本人正在空间里对照沙龙经理的提货单点货呢。每日茶歇、零食供应就不少。
经理已经好几次伙同会计说要提门票价格了,用来限制一下人流也是好的,要不然补餐跟不上不说,人太多了环境品质就会降低了。
吴寅一次没同意,末日初期,沙龙往什么高端发展,环境品质下降就下降点儿呗,聚集在一起时为了分享交流、缓解压力,好好做八九十年代的俱乐部不好吗。那种为了圈钱的高端奢侈场所,不符合现在的时代精神,也不符合她的理想追求。又没成本压力,何必呢。设置一个稍微高一点儿的接待上限,满员就挂牌暂停入场,不搞资本主义走入式冰箱浪费资源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