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的AI我来养 > 第152章 再见阿禾

第152章 再见阿禾(2 / 2)

她端来汤药时,我勉强接过碗,却发现手抖得厉害,药汁洒了些在衣襟上。

阿禾急忙接过碗,用小勺舀起药,吹凉了才递到我嘴边:“殿下,您慢点喝,这药能缓些疼。”

我含着药汁,苦涩在舌尖蔓延,却想起当年离开荥阳时,阿禾塞给我一包绣着平安符的香囊,说“殿下若回来,我定给您绣幅好图”。

如今图还没见着,我却先成了这副残躯模样。

咽下汤药,我望着她泛红的眼眶,轻声道:“让你见笑了……本想好好来见你,却没料到……”

“殿下别这么说。”阿禾打断我,伸手擦了擦眼角,“当年您救了阿禾,教我刺绣,替我寻师,制服李二。除去李二父子这恶霸,也是殿下所为,乡亲们知道,您就是七殿下,都感激不尽。”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暖风吹过,让我胸口的灼痛都似缓解了几分。

“如今我的刺绣手艺更胜刘娘子,日子越来越红火了。”她眼里带着泪光,“您看,这是我的双面绣,给您准备的,就等着您回来。”

她拿出一个双面绣的荷包,上面绣着上茶花,是我当年教她的那一朵。

“好,你们过得好,就行。”我接过荷包,“绣得真好。”

我想起我母亲了,小豆芽的母亲,我的阿娘,她的刺绣也是这般好,可她不会双面绣。

指尖摩挲着荷包上的茶花绣纹,针脚细密得像阿娘当年为我绣肚兜时的模样,心口忽然一阵发紧,不是焚心之痛,是一种说不清的酸胀。

阿禾还在说着近年的生计,说刘娘子已把绣坊大半交给她打理,说乡亲们都念着当年我除去李二父子的恩情,可我耳边的声音却渐渐远了,眼前晃过的,是另一幅画面——

矮矮的土坯房里,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木桌上,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正低头绣着什么,发间别着根素银簪子。

旁边扎着羊角辫的小孩凑过去,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角:“阿娘,你绣的小鲤鱼什么时候好呀?”

妇人笑着拍开他的手,指尖沾着的丝线在布面上留下一点红:“急什么?等着啊!”

那小孩不是别人,是小豆芽,是还没被接入宫、还没被赐名的我。

“殿下?殿下您怎么了?”阿禾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我才发现自己握着荷包的手在发抖,眼眶竟湿了。

那些被“七皇子”身份压在心底的记忆,像被这枚茶花荷包勾开了闸门,汹涌着往外冒——阿娘夜里在油灯下缝补衣裳的身影,我和邻里小孩在田埂上追蝴蝶的笑声,还有阿娘的坟……

这些记忆太清晰了,清晰得让“七皇子”的过往都变得模糊。

我想起九弟幼时的模样,却记不清是在哪年宫宴上第一次教他放风筝;想起治理河道时的图纸,却要费好大劲才能回忆起竹笼装石法的细节。

胸口的灼痛又上来了,可这次我没咳,只是望着阿禾,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茫然:“阿禾,你说……人会不会忘了自己是谁?”

阿禾愣了愣,伸手摸了摸我额头,又探了探我手腕的脉搏,脸色更沉了:“殿下您别多想,是身子太弱了才会胡思乱想。您先歇会儿,我去给您熬点粥。”

她转身去了后厨,脚步声渐渐远了,我低头看着手中的茶花荷包,又想起阿娘绣的小鲤鱼,忽然分不清自己是来兑现承诺的七皇子,还是只想找阿娘要绣品的小豆芽。

窗外的日头落得更低了,余晖透过窗纸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碎金。

我把荷包贴在胸口,忽然觉得很累,不是身体的累,是心里的累——做七皇子时要护着九弟、护着天下,做小豆芽时只要等着阿娘的绣品就好。

如果能一直做小豆芽,是不是就不用受这焚心之痛,不用藏着心事独自离开?

这些念头刚冒出来,又被一阵剧痛打断,我靠在藤椅上,闭上眼睛,任由那些模糊的皇子记忆和清晰的豆芽往事在脑子里交织。

或许这样也好,忘了七皇子的责任,记着小豆芽的念想,至少走的时候,能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