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我的游戏没有技能栏 > 第113章 图谱研习与码头暗影

第113章 图谱研习与码头暗影(1 / 2)

安全屋内,林逸盘膝而坐,手中捧着那块来自铜须·石锤的【灰须矮人规则导流图谱(残片)】。黑色石板触手冰凉,其上刻印的几何图案与符文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古朴而神秘。

虽然伤势在圣光之愿的治疗下已无大碍,但生命值与精神力仍未完全回满,状态栏显示着【轻度疲惫】。

他没有急于尝试复杂的构筑,而是将心神沉入图谱之中。与老派克教授的、侧重于即时应用和巧变的“戏法”不同,矮人的图谱更像是一本严谨的“规则工程学”基础教材。

它系统性地阐述了规则在不同物质和能量交互时所呈现的固有“流向”、“节点”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稳定的结构去“引导”而非“对抗”这些规则流。

林逸的【规则感知】仔细“阅读”着图谱中的每一个符号,他仿佛看到,矮人工匠们是如何通过无数代的实践,将狂暴的火焰规则“疏导”进熔炉的符文阵列,将厚重的大地规则“锚定”在堡垒的基座,将流转的风之规则“编织”进飞行器的翼膜。这是一种将规则视为可测量、可引导的“物理量”的独特视角,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智慧。

“原来如此……规则的冲突并非只能化解或硬抗,还可以通过构建‘缓冲节点’或‘分流通道’来疏导……”林逸若有所思。这与他之前生死关头本能地“引导”构装体攻击轨迹、或是仓促构筑“规则褶皱”的思路不谋而合,但矮人的方法更加系统、稳定且可复现。

他结合自身【星辰低语】的感知特性,尝试将图谱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理解。他取来几样最简单的材料——一块普通的石头,一小撮魔法粉尘,一滴清水。

按照图谱中关于基础元素规则交互的图示,他不再用精神力强行糅合,而是尝试感知石头中土元素的“沉降”频率,魔法粉尘中奥术能量的“跃迁”倾向,以及清水中流动的“滋养”特性。

然后,他极其小心地,用精神力模拟图谱中描述的“共振引导”法,在土元素沉降的路径上,轻轻“架设”一个极微小的、偏向“能量亲和”的意念节点,引导魔法粉尘的能量流在此处稍作“停留”并与土元素产生微弱共鸣;同时,引导水滴的流动规则绕过冲突点,形成一个短暂的“滋养”循环。

起初,材料毫无反应,或是因为微小的偏差导致能量逸散。但林逸耐心十足,不断调整着精神力的频率和引导的角度。

【系统提示:您对规则导流原理的理解加深,规则感知精度微幅提升。】

【系统提示:规则引导尝试失败,受到轻微规则干扰,精神力-1%。】

失败,调整,再尝试……不知不觉数小时过去。

终于,在某一次意念频率与材料规则达到高度同步的瞬间,那三样平凡的材料微微亮起,一个肉眼难辨的、由纯粹规则意念构成的微小循环悄然形成,持续了约三秒钟,散发出一种和谐而稳定的微弱光晕。

【系统提示:您成功进行了基于规则导流原理的简易结构构筑!持续时间3秒!您对“规则编织”的理解获得提升!精神力微控熟练度显着增加!】

成功了!虽然持续时间短,结构简单,但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意味着他开始将矮人系统性的知识,与自身独特的规则感知和编织理念相结合,走上了一条更加扎实的道路。他感觉到,自己对规则流动的“手感”变得更加清晰和可控。

“有点意思了。”一旁假寐的老派克不知何时睁开了眼,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矮人那些死板的图谱,居然能被你小子这么用?看来你这‘星语者’的底子,确实有点门道。”他难得地没有嘲讽,反而提醒道:“不过,别光顾着搭积木。真正的戏法,乃至你那‘编织’,讲究的是临场应变。死记硬背可不行,得活学活用。”

林逸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大师。基础打牢,才能更好的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