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三:覆盖并清除病毒自身的存在痕迹,并伪造系统日志,使事后调查极难发现人为破坏的证据,只能归咎于“难以解释的技术故障”。
整个破坏过程安静、高效,没有爆炸,没有闪光。从外部看,这三颗价值连城的军事卫星,只是“恰好”在战时高压环境下,接连发生了“不幸的”技术故障。
四、混乱的连锁反应
“龙牙”小队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与“潜蛟”艇对接,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深空背景中。
十几分钟后,瘫痪效果开始显现。
月球战场,正在与“玄鸟号”周旋的美军“复仇者号”航母战斗群,首先感受到了异常。
部分依赖GpS进行超高精度协同攻击的“F-47”战机,火控系统出现瞄准偏差,导弹脱靶率显着上升。
舰队间的数据链同步出现微小延迟,影响了防空反导系统的协同效率。
从地球发射的、旨在增援月球的远程弹道导弹,中途制导出现累积误差,被迫启动自毁程序。
更严重的是,全球范围内的美军行动都受到了影响:印度洋上的航母舰载机起降风险增加,波斯湾的驱逐舰对陆攻击精度下降,甚至本土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全球打击计时也出现了紊乱。
美军太空司令部陷入一片混乱,技术团队紧急排查,初步结论却指向“罕见的太阳风叠加效应导致卫星钟频异常”,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更无法确认是人为攻击。
五、战略的均势
“北斗”破袭行动的成功,瞬间扳回一城。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沉重打击了美军的全球作战体系,尤其是严重削弱了“复仇者号”的精确打击和协同防御能力,为“玄鸟号”舰队创造了宝贵的战术窗口。
这次行动展示了中国太空军不仅拥有强大的正面舰队,更具备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实施“点穴式”精确打击的能力。战争不再是简单的舰炮对轰,而是延伸到了信息、导航、后勤等全体系、多维度的对抗。
你打我的“星链”,我废你的“GpS”。太空战的残酷与精密,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胜利的天平,在无声的渗透与精确的破坏中,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