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优先级:气象与海洋卫星:剥夺对方的“环境感知”能力,让天气预测和海洋监视回到“盲人”时代。
特殊目标:“宙斯之怒”平台(中国首要目标)、“玄女”级突击舰(美国首要目标)等特殊资产遭到重点“关照”。
连锁反应与“凯斯勒综合征”风险:
每一次成功的击杀都产生大量高速太空碎片。这些碎片本身又成为新的、无差别攻击的“炮弹”,撞击其他卫星或航天器,形成可怕的链式反应。
国际空间站、各国民用卫星、甚至商业航天公司的设施都遭到波及,损失惨重。全球通信、金融、气象服务开始出现大规模中断。
科学家们最恐惧的“凯斯勒综合征”(轨道碎片密度达到临界点,导致太空无法使用)正在从理论走向现实。重要的轨道开始被碎片云笼罩,变得极度危险。
战场的“迷雾”:
随着卫星一颗颗熄灭,双方指挥官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急剧下降。
他们仿佛回到了海战时代,只能依靠有限的前线侦察(有人\/无人战机、舰载传感器)和延迟的地面情报,战争的“迷雾”变得前所未有的浓重。误判、意外遭遇战的概率急剧上升。
绝望的挣扎与最后的“眼睛”:
双方都努力保护自己最后的几颗关键卫星,让它们进行不规则机动,或者将其隐藏在其他卫星的阴影中。
一些低成本的应急补星被紧急发射,但往往是刚入轨就被击毁。
高度机密的隐身侦察卫星成为双方最后的、宝贵的战略情报来源。
本章结尾:
在各自的指挥中心,屏幕上一个接一个的联络信号变成永久的红色“丢失”状态。军官们沉默地看着代表己方和敌方卫星的图标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无法控制的代表碎片的闪烁红点。窗外,偶尔甚至能用望远镜看到夜空中一闪而过的爆炸光芒。一种冰冷的绝望感弥漫开来——他们正在亲手摧毁人类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将太空变成文明的坟场。战争,已经变得毫无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