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鸣响
日内瓦地球科学院穹顶会议厅内,一座重新设计的「末日时钟」赫然矗立——不再是简单的指针表盘,而是一个悬浮的全息星云模型,其中穿插着无数光丝代表文明信号轨迹。当院长艾琳娜·沃尔科娃亲自将概率数字调整为「72%」时,整个星云瞬间泛起警报性的暗红色,仿佛宇宙伤口在渗血。这个概率意味着:根据「方舟遇袭」数据反推,人类文明已有超过七成可能性被未知高等文明标记为「可观测目标」,如同黑暗森林中举着火把奔跑的孩童。
测算依据
概率模型基于三重维度:
信号泄漏指数:旅行者金唱片、早期射电望远镜扫描、商业卫星辐射等历史信号,已形成直径达200光年的「地球气泡」;
技术特征指数:曲率实验残留的时空褶皱、反物质能源的独特中微子签名、甚至全球量子网络振荡产生的引力波纹,均成为文明指纹;
行为模式指数:方舟号的鲁莽航行、虫洞探索、以及「自由女神号」叛变事件,共同构成「低级文明典型冒险倾向」图谱。
中国超算中心「天河九号」耗时三个月模拟出36万种文明接触场景,其中72.3%以人类灭绝告终。最残酷的推演显示:高等文明可能采用「生态重构」而非直接毁灭——将地球大气改为氮氧超高比例,使人类在欣快感中逐渐丧失繁殖欲望,温柔地抹除文明。
全球响应
消息公布后,世界并未陷入恐慌,反而展现出惊人的文明成熟度:
冰岛率先启动「静默工程」:用地热电站供电的电磁屏障包裹全岛,将辐射泄漏降至宇宙背景噪音水平;
日本民间发起「折纸星星运动」:民众用铅箔折叠星星覆盖卫星天线,象征以温柔方式告别喧嚣;
肯尼亚马赛部落献出圣山「奥尔朵约·伦盖」作为「地球耳语站」:仅允许通过自然声波(如击石、鸟鸣)向宇宙发送信息,因为「生命之声应和谐而非侵略」。
联合国通过《隐形宪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