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朱印)
第三十贰剑·弑神式
——下接袁天罡暗自摇头,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唯独疑心过重。
石之轩既已归隐,断无再出山之理。
荒寺,老僧,蒙面客。
刺目金光消散后,石之轩只觉修为更上一层楼。
他对佛理的领悟也达到了全新境界。
金光褪尽时,这僻静古刹中多了一位戴着青龙面具的黑衣人。
施主何人?老衲早已不问江湖事。石之轩沉声道,却从你身上感受到凌厉无匹的剑意,实在骇人。
听闻邪王武功登峰造极,特来领教一剑。黑衣人答道。
何不去寻那人试剑?石之轩反问。
他更可怕,手中之剑堪称当世无双。黑衣人话音未落,周身剑意暴涨,几欲凝成实质。
这般纯粹而充满毁灭气息的剑意,令石之轩也为之动容。纵是当年**风云的寇仲、徐子陵,也未曾有如此锋芒。
只出一剑,请赐教。
黑衣人拔剑出鞘。
寒意彻骨,杀机凛然!
石之轩心头剧震,世间竟有如此恐怖的剑术。
这一剑似缓实疾,仿佛超脱凡尘,蕴含着极致毁灭之意。
死亡气息扑面而来!
向来从容的邪王终于色变。
以他宗师圆满的修为,此刻竟不敢有半分松懈。
轰隆!整座古刹在剑气激荡间轰然坍塌,凌厉剑芒直冲九霄。
石之轩全力催动不死印法,掌风与剑气相撞,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转瞬间,一切重归寂静。
“好可怕的剑法,老衲生平仅见。”石之轩左手轻颤,低声说道。
“世间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剑招。”
“此剑何名?”
“夺命十五剑。”
黑影已然消散无踪。
石之轩唇边渗出血丝,方才那一剑竟能伤他。若非新得舍利子护体,伤势只怕更重。几名僧人匆忙赶来,见石之轩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可曾听闻夺命十五剑?”石之轩问道。
“据传是青龙会六龙首燕十叁的绝学,此人在剑神榜位列前十。”一僧答道。
“燕十叁,确不负剑神之名。”石之轩颔首,“收拾行装,此地不宜久留。”待他离去,众僧面面相觑。
“方才那道黑色剑气,莫非就是燕十叁所留?”
“除了他还能有谁?青龙会竟敢来此挑衅大师。”
“噤声!青龙会势大,连天宗这等江湖第四大派都被轻易铲除,慎言!”
“是极是极,青龙会取我等性命如探囊取物。”
“你们也太过谨慎。”胖和尚话音未落,一道残留剑气倏然划过他的咽喉。
胖和尚轰然倒地,余者噤若寒蝉。
青龙会,当真无孔不入。
长安城内,金色石碑熠熠生辉,刺目光华令人难以直视。
宗师榜第四位:大汉皇朝,刘病已。
这个名字出现的瞬间,整座长安城鸦雀无声。百姓屏息凝神——这正是当今天子的乳名。
昔日一场浩劫令大汉王朝元气大伤,当朝天子曾流落民间,历经波折才重登帝位。
此时,金色石碑上浮现新的字迹:
**刘病已,大汉当今天子,幼年流落民间,习得天竺秘传《易筋经》,并将其修至最高境界,古今唯一。此后更参透天竺至高武学《龟息**》,功力深不可测,位列六大王朝至强者。**
**境界:宗师巅峰,赐:九龙真气!**
金色字迹消散,宗师榜第四的揭晓震动江湖。
长乐宫中,年轻的**摇头苦笑:“天道金榜竟将朕的秘密公之于众,天意难测。”
身旁近臣叹道:“陛下藏得太深,满朝文武怕是要惊掉下巴了。”
刘病已再度无奈一笑。
大汉江湖各派哗然——谁曾想当今天子竟是宗师巅峰的绝顶高手?
此消息不仅震撼大汉,其余五国亦为之震动。
**大明·应天府**
陆小凤揉着眉心,瞥见花满楼嘴角含笑:“你笑什么?”
花满楼摇扇:“难得见‘四条眉毛’如此惊讶。”
“我虽未踏足大汉,但谁能料到那位天子竟是武道宗师?”陆小凤感慨。
花满楼轻叹:“今夜,怕是有五位**要辗转难眠了。”
**大****金銮殿**
洪武大帝面色阴晴不定:“刘病已……藏得够深!”若非天道金榜,此秘永世难破。
陆小凤遥望天际:“刘病已,呵!”
护龙山庄内,烛影摇红。
(
朱无视神色如常,心中却掀起波澜。在六大皇朝的皇族之中,他的武功无人能及,从未有人能与他比肩,直到这位大汉天子现身,实在出人意料。
“刘病已,天下人都小瞧你了。”朱无视低语,“这江山,倒是有趣。”
大宋皇朝,临安城。
仁宗赵祯轻叹一声。
“六国诸皇兄中,始皇帝嬴政最显霸气,唐皇李世民气度恢弘,明太祖出身寒微却成就非凡,而汉帝刘病已深藏不露,朕与诸位相比,终究逊色。”
“陛下仁德无双,唯有心怀百姓的君主方能治国安邦。”诸葛正我道。
仁宗摇头:“爱卿不必宽慰朕。听闻近来大宋江湖颇不平静。”
“丐帮帮主乔峰已卸任。”诸葛正我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