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世子去哪了? > 第289章 元氏叛乱

第289章 元氏叛乱(2 / 2)

“回圣上,”薛灏连忙回道,“奏报后附了屈总兵亲绘的会面地点图、细作传回的密信抄本,臣已命人呈于御案。”

李华“嗯”了一声,目光落在案上那封火漆封口的加急奏报上,鲜红的漆印在明黄奏章上格外刺眼。看来,这辽东的雪,不仅冷,还藏着刀光剑影。

“看这架势,怕是早已暗中筹谋,要动歪心思了。”李华指尖在御案上重重一点,目光冷冽如霜,“传朕旨意给屈吉安,让他死死盯住那几位郡王,但凡有异动,不必请示,事急从权,可先斩后奏!另外,令岱岚州知府、长岭府知府即刻整备州府兵丁,全力配合屈吉安,断不可让他们有串联之机!”

“臣等遵旨!”兵部尚书与吏部尚书齐声应道,额角已沁出细汗。

李华又扫向户部与兵部众臣:“户部即刻清点粮草、军械,兵部核查边军布防,都给朕提前备好,免得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是!”

李华对赵谨递了个眼色,赵谨会意,扬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躬身退下,金銮殿内的凝重气息却久久未散。

...

文华殿,炭火在铜盆里燃得正旺,跳跃的火焰映得李华眼底忽明忽暗。他伸手凑近炉边取暖,望着熊熊燃烧的火苗,忽然轻声问道:“你们说,有没有什么法子,不用刀兵相向,就能让关外安稳下来?”

这话一出,殿内霎时安静。几位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色。张恂等内侍更是垂首侍立,连大气都不敢喘——这等军国大事,哪是他们能置喙的。

半晌,吴伯宗抚着胡须,缓缓开口:“圣上仁心,臣等明白。只是关外宗室与外族勾连,非一日之寒。其实圣上不必过于忧心,自宪宗爷起,一直到先帝都对元氏藩王多有提防:边军军费逐年加增,军械粮草从不短缺;山海关总兵一职,更是专挑屈吉安这般既稳重又勇武的宿将担任。今年占城州叛乱闹得那般凶,先帝宁可派鱼铜锣老将军和京营,也不肯动山海关的一兵一卒,就是怕关外辽东有失啊。”

李华闻言,指尖在炉边轻轻摩挲:“先帝的布置,朕自然知晓。可屈吉安手里的兵,终究是防着藩王的。真要打起来,不管输赢,折损的都是大康的兵卒,受苦的还是边关百姓。”

萧时中叹了口气:“圣上体恤万民,是苍生之福。只是藩王们手握兵权,又与外族暗通,若不施以雷霆手段,恐难震慑其心。”

“是啊。”李华听完众臣的分析,紧绷的肩背微微松弛,心里那点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炭火映着他的侧脸,添了几分暖意。

就在这时,侍立一旁的孙宪忽然想到什么,低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圣上,那……世子妃殿下那边,该怎么办?”

李华一愣,随口道:“阿宝?这事儿跟阿宝有什么……”话说到一半,他猛地顿住,眉头倏地蹙起——开原郡王元穆,不正是元阿宝的生父吗?这层关系如同惊雷,在他心头炸响。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阁老们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落在李华脸上。谁都清楚,世子妃与叛王是父女,这层关系最是敏感,处理不好,便是后宫乃至前朝的一场风波。

李华沉默片刻,指尖在炉边轻轻敲击,忽然抬眼,语气斩钉截铁:“这有什么可说的?她是朕的世子妃,将来的皇后。”

彭启丰迟疑着开口:“圣上,话虽如此,可开原郡王毕竟是……”

“父女是父女,君臣是君臣。”李华打断他的话,目光沉静,“阿宝自嫁给朕以来,恪守本分,从未与辽东有过半分私相往来。”

他想起元阿宝平日里端庄持重的模样,想起她打理内宅时的条理分明,想起她得知郑观音有孕时虽有芥蒂却仍能顾全大局的气度,心里的疑虑渐渐消散。

“再者,”李华续道,“她既嫁了朕,便姓拓跋了。朕信她不会因生父而负朕,负这大康江山。”

萧时中抚着胡须,点头道:“圣上所言极是。世子妃殿下向来识大体,想来不会糊涂。只是……外头难免有流言,还需圣上多些安抚才是。”

李华“嗯”了一声,心里已有了计较。他对张恂道:“让宫里的宫女们都不许讨论此事,尤其不要让世子妃知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