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连忙寻地方避雨。李华让郭晟安排,找了一间相对宽敞干净的厢房,也将郑春娘从马车上接了下来,一同带入厢房避雨。郑春娘低眉顺眼,默默跟在后面。
另一边,柳永也带着家眷进入了相邻的另一间厢房。雨声渐沥,敲打着窗棂。
屋内,那位少女按捺不住好奇,趁着雨声,轻声向柳永问道:“伯父,方才那位气度不凡的公子……是谁啊?”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
柳永何等人物,早已看出女儿那点小心思,便捋须笑道:“你说贾公子啊?此事说来也巧……”他便将如何结识“贾宝玉”,以及前几日这位贾公子如何机缘巧合、出手从人贩子手中救下堂妹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言语之中自然对李华的“仗义出手”多有褒扬,将其描绘成了一个路见不平、英勇果敢的侠义之士。
柳华兰听得美目流转,心中更是钦慕不已。原来他不仅容貌俊美,还这般英勇善良!少女怀春的心思几乎全写在了脸上。
一旁的柳永妻子(柳夫人)和同来的柳泉妻子(可称柳二夫人)这两位妯娌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的笑意。柳夫人性子更活泼些,忍不住用团扇掩口,轻声打趣道:“哟,我们家华兰这是怎么啦?方才眼睛就跟黏在那位公子身上似的,这会儿听得眼睛都亮了。莫非……是喜欢上那位俊俏又侠义的贾公子了?”
被称为“华兰”的柳小姐顿时被说中心事,羞得满脸通红,如同染了上好的胭脂,她娇嗔地跺了跺脚,扭身躲到母亲身后:“伯母!您……您尽会胡说!我……我不理你们了!”但那眼角眉梢藏不住的欢喜与羞涩,却将她的小女儿心思暴露无遗。厢房内一时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气氛,与隔壁李华那边的沉闷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华坐在厢房的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丝,心情依旧沉重。眼角的余光瞥见安静蜷缩在角落、低眉顺目的郑春娘,一股强烈的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
他犹豫了一下,转过头,用一种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干涩和不自然的语气,轻声问道:“你……饿不饿?这雨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需不需要我让人去寻些吃食来?”
郑春娘闻言,像是受惊的小动物般猛地抬起头,又迅速低下,连连摇头,声音细若蚊蚋,带着惶恐:“不……不饿,多谢贵人关心……奴家真的不饿。”
她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和看人脸色,此刻贵人的突然关怀非但没让她感到温暖,反而让她更加不安和不知所措。
李华看着她那副惊惶卑微的模样,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深知,一顿吃食,几句无关痛痒的问候,对于她所遭受的创伤和失去而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他想要弥补,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从何做起,金钱?物质?这些或许能改善她未来的生活,却无法抹去已经发生的悲剧和刻在她心上的伤痕。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迷蒙的雨幕,眉头紧锁。厢房内的气氛再次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两人之间那道无形却巨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