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28章 新机器到位提效率,客户反馈催生新口味

第328章 新机器到位提效率,客户反馈催生新口味(1 / 2)

阿澈凌晨五点就醒了,翻个身爬起来,洗漱完揣了两个肉包,骑着电动车往厂里赶。今天供应商要送新搅拌罐,还得提前把货整理好,不能耽误事。

不到六点,阿澈就到了厂区门口。远远就看见王小虎和李根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两人手里都拎着工具,看样子是准备帮忙卸机器。“老板,早!”两人齐声喊。

“早,你们来得挺早。”阿澈掏出钥匙开门,“供应商说八点左右送货到,咱们先把今天要送的货搬到门口,等机器到了,一起卸。”

“好嘞!”王小虎应着,拉着李根就往仓库走。今天要送城南超市六十箱,城西便利店十五箱,还有散户张姐的十箱烧烤味,总共八十五箱货,都码在仓库角落,贴着标签。

三人一起动手,把货一箱箱搬到厂房门口,按送货地址分好堆,用绳子轻轻绑住,防止倒了。刚搬完,孙超、老林也到了。老林一进门就问:“新机器啥时候到?我先看看场地够不够。”

“估计八点左右,就在原来那台搅拌罐旁边放着,应该够宽。”阿澈指着空出来的位置说。

七点半,玲玲、李娟、陈小花也来了。玲玲放下包就说:“老板,昨天的货款都到账了,超市转了两千四,便利店转了六百,张姐转了四百,我都记好了。”

“好,你盯着记账,今天生产任务重,新机器到了就能多一条生产线,争取把库存再备足点。”阿澈说。

刚说完,外面就传来了货车的喇叭声。“应该是机器到了!”孙超往外跑,众人也跟着出去。

货车停在门口,司机和供应商一起下来。“阿澈,机器给你送来了,现在卸车?”供应商笑着说。

“卸,麻烦你们了!”阿澈赶紧招呼众人搭手。新搅拌罐用木板固定着,众人找了根粗绳子,一头绑在机器上,一头众人拉着,司机用货车上的吊机慢慢往上吊。

“慢点,往左点,别碰到旁边的机器!”老林在旁边指挥,眼睛紧紧盯着机器的位置。李根以前在食品厂卸过设备,经验足,喊着号子:“一二,使劲!一二,稳住!”

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新搅拌罐稳稳地放在了指定位置。供应商指挥着工人安装,接电线、调试转速,老林在旁边看得仔细,时不时问两句操作要点。

“这台机器和你原来的那台操作一样,就是容量大了点,一次能多搅二十斤原料,效率能提高不少。”供应商一边调试一边说。

“太好了,这样咱们就不用等着一台机器轮流搅了。”阿澈笑着说。

上午九点,新机器安装调试完毕,通电试了试,运转平稳,声音也不大。“没问题了,你们可以用了,有啥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供应商收拾好工具,跟阿澈道别。

“谢谢,辛苦了!”阿澈送走供应商,转身对众人说,“老林,你负责新机器,按原来的配方下料,王小虎和李根跟着你,负责加料、看温度;原来那台机器让小吴盯着,孙超帮忙,争取两条线一起生产,加快速度。”

“好!”众人答应着,各自就位。车间里顿时响起了两台机器同时运转的嗡嗡声,比以前热闹多了。

李根跟着老林,往新机器里加面粉、植物油,动作熟练,加完还会用铲子把进料口的残留刮干净。老林盯着仪表盘,调了调转速:“面粉加完了,等会儿按比例加配料,别弄错了。”

“放心,配料表我记下来了。”李根掏出手机,上面存着玲玲发的配料比例,怕记错。

两条生产线一起转,效率确实高了不少。以前一台机器一次搅料要二十分钟,现在两台同时搅,十分钟就能出两批料。孙超守在出料口,看着原料源源不断地出来,笑着说:“这下好了,再也不用等料了,装袋的速度都能跟上了。”

李娟和陈小花负责装袋,两人手脚麻利,新包装用着顺手,封口封得又快又牢。陈小花一边装一边说:“有了新机器,咱们一天能多做好几十箱吧?以后再遇到加单,就不用慌了。”

“最少能多做五十箱,慢慢熟练了还能更多。”阿澈拿起一包刚装完的原味脆片,看了看封口,又尝了尝味道,和原来的一样,心里很满意。

上午十一点,第一批用新机器生产的香辣味脆片就做完了,整整三十箱。玲玲清点完,记在账本上:“老板,新机器效率确实高,这才两个小时,就做了三十箱,比原来快了一半。”

“好,继续干,争取今天把五种口味都各备三十箱库存。”阿澈说。

中午十二点,众人轮流去吃午饭,玲玲订了盒饭,两荤一素,管够。李根吃着饭说:“咱们这伙食不错啊,比我以前待的厂好多了,以前都是白菜豆腐,难得见点肉。”

“大家干活辛苦,伙食不能差,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阿澈笑着说。

吃完饭歇了二十分钟,下午一点继续生产。刚干了没多久,阿澈的手机响了,是城南超市的张主管打来的。“阿澈,跟你说个事,昨天你送的原味脆片,好多老年顾客反映太脆了,咬不动,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

阿澈想起上次李根提的建议,连忙说:“能,我们正准备调整呢,今天下午就试做一批软一点的原味,明天给你送过去,你让顾客试试。”

“太好了,这样肯定能卖得更好!”张主管高兴地说,“还有,芝士味和海苔味也卖得不错,能不能多送点?明天给我各加十箱。”

“行,明天给你送八十箱,香辣味二十,原味二十,芝士味二十,海苔味二十。”阿澈说。

挂了电话,阿澈跟老林说:“老林,原味、芝士味、海苔味,这三种口味的烘烤温度再降两度,时间缩短五分钟,做软一点,针对老年顾客,咱们分开装,贴上‘柔和口感’的标签。”

“好,我马上调整。”老林说着,就去调烤箱的温度。

李根在旁边说:“老板,要是专门做柔和口感的,配料里是不是可以稍微加点蜂蜜?老年人喜欢有点甜味,还能让口感更润一点。”

“这个主意好!”阿澈眼睛一亮,“玲玲,你记一下,柔和口感的原味、芝士味、海苔味,每种加五十克蜂蜜,下次买原料的时候多进点蜂蜜。”

“好,我记下来了。”玲玲赶紧在账本上备注。

下午两点,第一批柔和口感的原味脆片做完了。阿澈拿起一包,拆开尝了尝,确实比以前软了点,带着淡淡的甜味,口感更温润。“不错,就按这个标准来,李娟,你找张纸,写‘柔和口感’,贴在这批次的箱子上,别跟普通的混了。”

“好嘞!”李娟找了张红纸,用马克笔写了“柔和口感”,贴在箱子上,醒目得很。

下午三点多,城西便利店的老板也打来电话:“阿澈,你家脆片卖得挺好,就是能不能出个小包装?现在都是二十克一包,有些顾客就想买一两包尝尝,嫌大包的太多。”

阿澈想了想,小包装确实能吸引更多散户,连忙说:“可以,我这两天联系印刷厂,做一批十克的小包装,到时候给你送点试试。”

“太好了,要是有小包装,销量肯定能再涨!”便利店老板说。

挂了电话,阿澈跟玲玲说:“玲玲,你联系一下印刷厂,做一批十克的小包装,五种口味都要,设计跟大包装一样,就是尺寸缩小点,先做两万个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