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04章 批量新味受欢迎,临时加单忙不停

第304章 批量新味受欢迎,临时加单忙不停(2 / 2)

这边刚送完,张凯和小吴也回来了,手里拿着赵老板的货款。张凯说:“赵老板拆开烧烤味的脆片,刚摆到货架上,就有顾客买了两包,说好吃,赵老板让下次再给他多送五箱烧烤味的。”阿澈高兴地说:“行,记下来,下次送货的时候多带。”

众人正说着,门口传来三轮车的声音,是王老板,车上装着原料。王老板跳下来:“阿澈,你要的五袋烧烤味调味粉和十斤芝麻给你带来了,还有你上次订的面粉和番茄味调味粉,一起卸下来?”阿澈赶紧迎上去:“卸吧王老板,卸到仓库里,我给你算钱。”

王老板和众人一起把原料搬到仓库,阿澈拿出钱递给王老板:“一共多少钱?你算一下。”王老板数了数钱:“不用算,上次的烧烤味调味粉没算你钱,这次一起算,总共八百二,你给八百就行。”阿澈说:“那不行,该多少是多少,给你八百二。”俩人推让了几句,王老板还是收了八百,说:“下次再给你便宜点。”又聊了两句,王老板骑着三轮车走了。

阿澈把原料交给玲玲:“你把新到的调味粉和芝麻放好,记在账本上,下次用的时候方便算。”玲玲点点头,拿着账本去仓库记录。

两点半,李娟和张晓萌回来了,手里拿着陈老板的货款。李娟说:“陈老板尝了烧烤味的脆片,说比重辣的还好吃,让下次多送两箱,还说要给我们介绍新顾客。”阿澈笑着说:“太好了,咱们的烧烤味脆片这么受欢迎,以后可以多做些。”

众人正高兴,阿澈的手机又响了,是个陌生号码。阿澈接起来:“喂,你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是阿澈吗?我是陈老板介绍的,我在西边开了家超市,想订五箱烧烤味的脆片,再订五箱番茄味的,今天能送过来吗?”阿澈赶紧说:“能送,你把地址发我微信上,我现在就让人给你送过去,半小时内到。”男人说:“好,我现在就发你微信。”挂了电话,阿澈赶紧看微信,地址发过来了,离厂里不远,骑车十分钟就能到。

阿澈对周明说:“你再跑一趟,五箱烧烤味、五箱番茄味,地址我发你微信上,路上快点,别让顾客等急了。”周明点点头:“行,我这就去。”周明去仓库搬货,捆在电动车上,很快就出发了。

三点整,周明回来了,手里拿着新顾客的货款。周明说:“新顾客说咱们的脆片包装好看,味道也好吃,让下次多送两箱烧烤味的,还说要长期订。”阿澈高兴地说:“太好了,又多了个新顾客,咱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众人正说着,阿澈的手机又响了,是刘老板:“阿澈,你送的烧烤味脆片卖得太快了,十箱快卖完了,你那儿还有吗?再给我送五箱过来,今天一定要送过来。”阿澈赶紧去仓库看,烧烤味的脆片还有两箱,不够五箱。阿澈对刘老板说:“刘老板,现在只剩两箱了,我马上给你做三箱,做好了就给你送过去,一个小时内到。”刘老板说:“行,那你快点,我这儿顾客都等着呢。”挂了电话,阿澈对众人说:“刘老板还要五箱烧烤味的,现在只剩两箱了,得再做三箱,大家加把劲,快点做。”

众人应了声,赶紧忙活起来。孙超和小吴开机器,玲玲准备调味粉和芝麻,李娟和张晓萌准备装袋工具。因为做惯了,速度很快,三点半就做好了三箱烧烤味脆片。阿澈让王磊去送:“你给刘老板送过去,路上快点,别让顾客等急了。”王磊点点头,搬着五箱烧烤味的脆片(两箱现成的加三箱刚做的),捆在电动车上,很快就出发了。

四点整,王磊回来了,手里拿着刘老板的货款。王磊说:“刘老板说咱们的脆片太受欢迎了,让明天再送十箱烧烤味的,还说要跟咱们长期合作。”阿澈笑着说:“太好了,咱们的烧烤味脆片这么受欢迎,以后可以把产量提上来。”

众人忙活了一下午,都有点累了。阿澈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半了,对众人说:“今天也忙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把车间收拾一下,再把明天要做的原料准备好,就能下班了。明天要做十箱烧烤味的,二十箱番茄味的,还有十五箱重辣的,玲玲你算一下原料够不够。”玲玲拿出账本,算了算:“够,新到的原料够做,不用再补货。”阿澈点点头:“行,那大家就开始收拾吧。”

众人开始忙活,孙超和小吴擦机器,把里面的残留清干净,特别是调味口,仔细擦了好几遍,生怕串味。李娟和张晓萌把装袋的工具洗干净,晾干,放进柜子里。张凯和王磊把空纸箱捆起来,搬到仓库角落,留着下次用。玲玲则把今天的订单和货款都记在账本上,又算了算明天需要的原料,确认没问题。老林把今天的货款整理好,锁进抽屉里,又去仓库检查了一遍,确认原料都放好了,门窗也都关紧了。

五点整,车间收拾干净了。阿澈最后检查了一遍,对众人说:“今天虽然忙了点,但新顾客也多了,烧烤味的脆片也受欢迎,大家都辛苦了,早点回家休息,明天正常上班。”众人点点头,各自骑着电动车回家。

阿澈锁好厂门,也骑上车回家。路上,他给刘老板发了条微信:“刘老板,明天给你送十箱烧烤味的脆片,你看还需要别的口味吗?”刘老板很快回复:“不用了,就十箱烧烤味的,明天早点送过来。”阿澈回复:“好,明天早上九点前给你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