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完地老虎没几天,天气就转凉了,风里带着股寒气,早上起来地里还会结层薄霜。阿澈早起去地头,看见麦苗叶子上挂着白霜,用手一碰就化了,心里不由得犯了嘀咕。
他赶紧去找刘老栓,刚到门口就喊:“老栓叔,你看这天气越来越冷,麦苗会不会冻着?还有,这阵子一直没下雨,土都干了。”
刘老栓正坐在院里编竹筐,听见这话放下手里的活,跟着阿澈去了麦地。他蹲下来扒开土,摸了摸不光能解渴,还能保墒,冬天冻不透根,明年开春麦苗长得才旺。”
“那咱就组织人浇地?”阿澈问。
“得先看看水井的水够不够。”刘老栓带着阿澈去了村西头的水井,让人把水桶放下去,提上来一看,水位还挺高。“够了,这口井能供大半个村的麦地浇水。再把村东头的老井淘淘,两口井一起用,能快不少。”
当天下午,阿澈就召集村民,分了活儿:年轻汉子负责淘井、抬水管;妇女们拿着锄头,在麦地边上开沟,方便水流进地里;老人们则看着水井,控制出水的速度,别浪费水。
第二天一早,浇水的活儿就开始了。村西头的水井边,几个汉子把水泵接好,水管一头放进井里,另一头拉到麦地里。合上电闸,水泵“嗡嗡”响起来,清水顺着水管流进地里,沿着开好的沟慢慢渗进土壤。
大柱拿着铁锹,在地里来回走,看见水流得慢的地方就挖两下,让水顺着沟淌得更匀。“阿澈,你看这水渗得快,说明土是真干了。”他直起腰喊。
阿澈正在另一块地里帮着挪水管,听见这话应道:“所以得浇透,别浇半截子,不然开春还是得旱。”
村里的老井好几年没淘了,井底积了不少泥。赵勇带着几个汉子下到井里,用桶把泥往上吊,上面的人再把泥运走。淘了大半天,井水才变清。“这下能抽水了。”赵勇爬上来,浑身都是泥,却笑得很开心。
两口井一起抽水,浇水的速度快了不少。可刚浇了三天,就出了岔子——村西头的水泵突然不转了。负责看水泵的老人慌了,赶紧喊阿澈。
阿澈跑过去一看,水泵的电线烧了,机身也发烫。“应该是用得太久,过载了。”他皱着眉,“赵勇,你去镇上的五金店买个新水泵,再带卷电线回来,越快越好。”
赵勇骑着自行车,紧赶慢赶,下午就把新水泵带回来了。汉子们一起动手,拆了旧水泵,装上新的,接好电线。合上电闸,清水又流了出来,大伙这才松了口气。
浇完所有的麦地,用了整整七天。最后一天浇完,阿澈蹲在地里,摸了摸浇透的土壤,又看了看绿油油的麦苗,心里踏实多了。刘老栓也过来看了看,笑着说:“这下好了,冬灌浇完,就算冬天再冷、再旱,麦苗也能扛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