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黑石滩(2 / 2)

二柱子凑过来,递给他块干粮:\"官爷,你说我们能按时到北疆不?\"

\"能。\"阿澈咬了口干粮,\"肯定能。\"

第二天中午,船到了个小镇。阿澈让船老大靠岸买些补给,自己带着两个人去驿站送信。驿站的驿卒认识他,递过来封信:\"沈先生托人捎来的,昨天刚到。\"

信里,沈砚之说码头一切安好,小石头已经学会盖火漆了,阿竹把小舢板修得跟新的一样,苏文算错了三次账,被脚夫们笑了一整天。

阿澈看着信,忍不住笑了。他给沈砚之写了回信,说路上遇袭的事,让他们不用担心,又让小石头好好保管竹笛,别弄丢了。

回到船上,看见脚夫们在搬新买的菜,有白菜、萝卜,还有半扇猪肉。船老大笑着说:\"晚上包饺子吃,庆祝一下。\"

水手们都高兴坏了,围着案板剁馅儿。阿澈也凑过去帮忙,剁得砰砰响。二柱子不会包,包的饺子都露了馅儿,被大家笑。

正热闹着,突然听见有人喊:\"快看!北疆的船!\"

阿澈跑到船边,看见远处驶来几艘船,挂着北疆军的旗号。为首的船上站着个穿盔甲的人,正朝他们挥手。

\"是张都尉!\"阿澈认出他了,心里一阵激动。

船靠在一起,张都尉跳过来,抱住阿澈:\"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他拍着阿澈的背,\"蛮族虽然退了,但粮草紧,就等这批粮呢。\"

阿澈把密信递给张都尉。张都尉看完,哈哈大笑:\"好小子,立了大功!回头我禀明将军,给你请功!\"

\"不用。\"阿澈摇头,\"把粮送到就行。\"

张都尉没再劝,让士兵们搬粮。脚夫们扛着粮袋往北疆的船上运,号子声喊得震天响。阿澈站在旁边看,心里挺踏实。

搬完粮,张都尉拉着阿澈去喝酒。船舱里摆着桌子,有烤羊肉、奶酒,还有几个士兵作陪。张都尉喝得脸红,拍着阿澈的肩膀:\"跟我在北疆干吧,不比在码头强?\"

阿澈犹豫了。他挺喜欢码头的日子,但北疆确实需要人。正想着,突然听见外面吵起来。

出去一看,是二柱子和个士兵在争执。二柱子手里拿着支箭,气得脸通红:\"这是我捡的,凭啥给你?\"

士兵也不让:\"这是军箭,得上交!\"

阿澈走过去,看见箭杆上刻着个\"李\"字。他心里一动,问张都尉:\"李将军是不是用这种箭?\"

\"是啊。\"张都尉点头,\"这是他专用的箭。\"

阿澈想起在黑石滩,船老大射倒灰衣汉子的那支箭,好像也刻着\"李\"字。他刚想问,就听见张都尉喊:\"快看,李将军回来了!\"

远处,一队骑兵奔过来,为首的人身披红袍,骑匹白马,正是李将军。他看见阿澈,勒住马笑了:\"我听说了,多亏你护着粮船,不然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阿澈刚要说话,突然看见李将军身后跟着个人,穿着红衣服,身形瘦高。那人抬头,脸上没蒙布,露出张苍白的脸,眼睛亮得吓人。

是黑石滩上的红衣服人!

阿澈立马摸向枪,却被李将军按住了:\"别冲动,他是自己人。\"

\"自己人?\"阿澈愣住了。

红衣服的人走过来,笑了笑,声音尖尖的:\"阿澈,好久不见。我是李将军的谋士,姓谢。\"

阿澈这才想起在哪听过这声音——以前在血楼,他见过谢谋士几面,那时候他还没穿红衣服。

\"你……\"阿澈说不出话。

\"黑石滩是我跟将军设的计。\"谢谋士笑着说,\"故意让血楼的人以为能截粮,其实是想引他们出来一网打尽。没想到你反应这么快,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张都尉哈哈大笑:\"我就说谢谋士怎么迟迟不动手,原来是被你搅了局。\"

阿澈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又气又笑。他锤了谢谋士一拳:\"下次别搞这么多花样!\"

谢谋士揉着胳膊笑:\"行,下次提前告诉你。\"

晚上,北疆军营里摆了庆功宴。烤全羊端上来,酒坛子打开,香气飘得老远。李将军举杯:\"为了胜仗,也为了阿澈!\"

大家都举杯,喊着\"干杯\"。阿澈喝了口酒,比在码头喝的烈,辣得嗓子眼发烫,但心里暖和。

他看着周围的人,张都尉在跟士兵划拳,谢谋士在低头算账,二柱子被灌了酒,脸红得像关公。跟在码头时一样,热热闹闹的。

酒喝到一半,阿澈出去透气。月光照在营地上,帐篷的影子歪歪扭扭的。他想起码头的月光,照在\"定北号\"的帆上,白晃晃的。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李将军。他递给阿澈个酒囊:\"想啥呢?\"

\"想码头的人。\"阿澈喝了口酒,\"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干啥。\"

\"等打完这仗,你可以回去看看。\"李将军望着远处的烽火台,\"天下太平了,在哪都一样。\"

阿澈点点头。他知道,不管是在码头验船,还是在北疆打仗,只要身边有这些热热闹闹的人,日子就有奔头。

他摸出怀里的沙枣糕,还有最后一块,已经有点硬了。他咬了一口,还是甜丝丝的,像阿竹的笑,像苏文的算盘声,像小石头喊他\"阿澈哥\"。

远处传来号角声,是换岗的士兵。阿澈把最后一点沙枣糕咽下去,对李将军说:\"回去喝酒吧。\"

两人往帐篷走,影子被月光拉得老长。阿澈知道,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但他不怕。就像在码头时一样,一步一步走,总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他想起沈砚之的话,码头永远有他的位置。但他现在觉得,北疆也挺好。等打完仗,他可以带着李将军他们回码头看看,让他们尝尝阿竹的沙枣糕,听听苏文的算盘响,看看小石头吹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