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深掘之障、星火示警与沉寂之瓮
燧烨“从地下来”的判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湖面,瞬间激起了整个部落最高级别的警备。
恐慌是难免的,尤其是在面对这种无形无影、不知何时何地会冒出来的敌人时。但燧烨长久以来建立的威信和部落已然形成的纪律性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命令被迅速且高效地执行下去。
岩成为了地底防御的总指挥。他将他手下最精锐、最沉着的战士分成了数队。
·监听队:增加所有监听瓮旁的值守人数,实行两两轮班,确保时刻有最敏锐的耳朵紧贴瓮口,记录任何异常的声响模式和强度变化,试图判断敌人挖掘的方向和速度。
·机动队:全部配备最长的青铜矛和重型石斧,在围墙内划定的区域待命,随时准备扑向任何可能被突破的地点。
·工程队:这是最繁重的一环。他们在岩的指挥下,开始在围墙内侧,沿着那些最深监听瓮指示的大致方向,疯狂地挖掘一道又深又宽的垂直深沟!
“挖!一直挖到见到底下的硬岩层!”岩的声音嘶哑,汗水混着泥土从他坚毅的脸颊滑落。“它们不是会挖吗?我们就在它们前面,给它们挖一道它们爬不上来的悬崖!”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的笨办法,但也是目前唯一能想到的物理阻隔手段。人们挥舞着青铜镐和骨铲,泥土和石块被不断运出。号子声、挖掘声、喘息声取代了以往的劳作之歌,整个山谷内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燧烨则与老巫和陶在一起。陶在成功复制出“净水符文”板后,立刻投入了新的难题:如何将符文的力量应用于防御?
“既然它能净化‘污染’,那能不能……‘加固’岩石?或者‘干扰’那些东西?”陶盯着符文纹路,眼睛布满血丝。他尝试将微缩的符文刻在青铜锭上,埋入正在挖掘的深沟侧壁,但这需要时间验证。
老巫则带着他的学徒,在一些关键节点,尤其是水源地和粮食窖藏附近,用混合了兽血和特殊矿粉的颜料,绘制着从古老歌谣中解读出的、象征“坚固”和“驱逐”的图腾。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也可能蕴含着某种未被完全认知的力量。
燧烨穿梭其间,他的感知被放大到极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地底的“沙沙”声并非均匀一片,而是分成了数股,如同恶毒的根须,从不同方向朝着山谷的核心区域蔓延。其中一股,正坚定不移地指向——部落最重要的水源,那眼最大的泉水!
“重点防御水源地!”燧烨立刻调整部署,“把最深最宽的沟渠挖在那里!岩,调一队人去!”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监听水源地方向陶瓮的战士连滚带爬地冲来报告:“燧烨!声音!声音变大了!更清晰了!它们……它们好像在加速!”
压力骤增。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地底吸引时,望楼上负责了望西方的战士发出了警报!
“烟!西方升起狼烟!三柱!是最高警戒!”
所有人心头一凛!西方,那是“黑曜石部落”和“颅骨之口”的方向!三柱狼烟,意味着有大股敌人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