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身根修:触触非触,周遍法界
身体是我们与物质世界最直接的接口,所有的情绪都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
·精微落实:
从宏大的触感——如风的吹拂、阳光的温暖、椅子的支撑,到精微的触感——如衣物的摩擦、血液的流动、毛孔的开阖,持续地保持身体觉知。行走时,觉知脚底与大地接触、分离的每一个瞬间;静坐时,进行一次“身体扫描”,如同探照灯般,用觉知之光依次照亮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只是知道那里的感受,而不评判。当舒适生起,不沉迷;当疼痛生起,不抗拒。您会发现,身体不再是“我”,而是一个正在被觉知体验着的、丰富的能量场。
六、意根修:念起非我,心光独耀
意根是统帅,也是最难调伏的。它抓取“法尘”(思想、记忆、概念),编织出我们所有的痛苦与欢乐的叙事。
·精微落实:
这是最精微的修炼。在一切时中,保持对内心活动的“后台监控”。看着念头如气泡般自然生灭,看着情绪如天气般自然变化。当一个念头生起,简单地标注:“思考”。当一种情绪涌现,温和地确认:“情绪”。关键在于,不认同任何一个念头或情绪为“我”或“我的”。您是与这一切戏剧保持清醒距离的“剧场观众”。当您能于此意根上锚定觉知,便真正做到了“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结语:六根清净,方为净土
这六根的修行,并非六个分开的科目,而是一个圆融的整体。于一根上得究竟清净,则六根同时解脱。当我们持续练习,将这觉知之光带入每一个感官的当下,生活本身便成为一场不间断的甚深禅修。
届时,我们会发现:
·眼所见,无非是觉知之光在照色。
·耳所闻,无非是觉知之光在闻声。
·乃至意所念,无非是觉知之光在观心。
山河大地是如来,声音言语是陀罗尼,酸甜苦辣是般若味,冷热痛痒是法身觉触,起心动念是菩提妙用。
这,便是将最崇高的真理,落实于最平凡的日常。于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行走坐卧,皆在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