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山林归来后,小伙伴们已经很久没有齐聚一堂了。
唐云喜欢这种会议,喜欢这种聚会。
一路走来,聚在一起的人越来越多,亲密无间。
不过有个人比较碍眼,穿着文臣官袍在角落掏耳朵的梁锦。
唐云就很奇怪,好几次会议都是,根本没派人通知梁锦,可这个家伙每次都不缺席,也不知道是从哪得来的信儿。
“第一件事。”
坐在台阶软垫上的唐云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模样:“京中的天子,很有可能南巡,文武百官伴驾南巡。”
院落之中再无嘈杂之声,刚从城外回来的轩辕敬,风尘仆仆,眉头紧皱。
“此事有所耳闻,徒儿以为所谓南巡定至雍城。”
众人点头表示赞同,南巡的最后一站,也可以说是南巡的目的,就是雍城,这一点心知肚明。
“我的意思是将人撤回,隼营副将姜玉武姜将军,继续留在断云涧,双碗山的老曹,叫回来吧,让大帅府安排人过去,轩辕老爷子愿意留就留,愿意回来就回来,咱们自己人全部回城。”
大家沉默不语,自己人叫回来,目的在于减少朝廷的顾虑或是猜忌。
撤回来倒是能撤,大帅府和军器监好的如同穿一条裤子,让各营将军过去接手就行,怕就怕朝廷得知后,也会安排人手过去。
朝廷,不会派人接替唐云留下的人手。
但朝廷接替南军的人手,没任何顾虑,大帅府连个屁都不敢放。
怕就怕撤回来简单,再派过去执掌大权难。
一个唯唯诺诺的声音响了起来,正是朱尧祖,还略显羞涩的举起了手。
只要不在战场上,这家伙就是一副老实人的模样,老实的过分。
“山林初定,还算不得我大虞国土,为何这时候君臣就要急着巡视?”
“兵权。”
开口的不是唐云,而是牛犇:“山林十万兵,无不悍勇,而今只听唐大人号令,朝廷如何不惶恐。”
就牛犇这智商,有点类似可达鸭的念力,不是经常有,但也能够在关键时刻直至核心。
唐云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计较,目光扫向了轩辕庭。
“一旦确定天子会南巡后,搁置所有项目,尤其是那些马上见到收益,只差临门一脚最后一步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钱财的项目,统统搁置。”
轩辕庭神情微动,应了一声“是”。
唐云又望向了轩辕敬:“确定天子南巡后,尽快搞倒伴驾名单,将这份名单进行分类,哪个大人,无条件支持我们,哪个官员,想要分一杯羹,又有哪个王八蛋,想要从中作梗。”
“徒儿一会就派人去京中打探。”
唐云翻开了小本本:“君臣南巡至雍城,与我们内部而言,是一次总结,是一次检阅,然而对山林各部来说,则是一次态度上的确定,如果我有任何颜面上的折损,任何权威上的被质疑,都会令各部动摇对我,对南军,对汉人的信任,我要说的是,大家要讨论一个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既从内部令咱们不需要太过强硬而被朝廷所质疑,又从外部,令山林各部以为我们依旧很强硬的当家做主,不会被朝廷过多的干扰左右。”
大家交头接耳讨论了起来,意思,听明白了,只是缺少信息与情报,如今宫中和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不好猜。
如同以前那样全力支持吧,肯定不是,是的话也不会南巡。
可要说全是顾虑与猜忌的话,不像,因为唐云依旧手握大权,前几日朝廷派人来了,催功劳册的事,想要尽快封赏有功之臣昭告天下,态度很直白,什么玩意考功劳评功勋,朝廷不在乎,唐云写名就行,写谁是谁,朝廷没有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