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走到台前的话筒后,轻轻敲了敲话筒,试音声通过操场四周的喇叭传开,原本嘈杂的操场渐渐安静下来。
“同学们,”赵山河的声音沉稳有力,传遍整个操场,“这第一次大逃杀实战课,你们五个班完成的情况,很出乎我的意料啊。”
他说着,抬手示意了一下主席台两侧悬挂的巨大屏幕。
屏幕亮起,上面显示着另外两个战场——强化一至五班,以及十一至十五班的实时情况。
清晰的电子地图上,不同颜色的光点代表着不同的班级,正在地图上缓慢移动。
“大家看一下,这是另外两个战场目前的态势。”校长伸手指点着屏幕,“可以看到,他们目前还处于第三次安全区缩减的前夕,人员分布相对分散。”
接着,校长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操作了几下,大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变成了黄延他们所在的强化六到十班战场,从比赛开始到结束前的动态人员分布回溯动画。
这一对比,差异立刻变得极其明显。
在黄延他们的战场回溯动画中,经常可以看到代表不同班级的色块大规模地聚集、融合,尤其是后期,代表九班十班的蓝橙色块与代表六七八班的绿红紫色块形成了两个巨大的集团,而黄延那个孤零零的红色光点,则像一把尖刀,反复穿插于各个色块之间。
而另外两个战场的实时画面和大致回溯,则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且长时间的跨班级抱团,更多的是以三五人的小队形式,在战场上游弋、遭遇、交战。
校长看着台下若有所思的学生们,缓缓开口:“想来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就是你们和另外两个战场的区别。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在比赛中前期,就出现了不同班级几十人规模抱团的情况。我看你们提前完成了这种大规模的人员集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才临时修改了后续的规则,加快了进程。”
他话锋一转,语气并没有太多责备,而是带着一种引导:“我倒不是说你们这种方式的抱团不行,在特定情况下,联合或许是一种策略。但是,获得奖励的规则,我们提前就已经说得很清楚,只看每个班级最终留存的人数来计算积分!”
他再次操作平板,大屏幕上切换成一个清晰的柱状图。
“现在,来看一下你们五个班,最终留存的人数。”
图表数据赫然显示:
强化九班:21人
强化十班:20人
强化八班:15人
强化七班:9人
强化六班:8人
“强化九班和十班,留存人数遥遥领先。”校长的目光扫过台下,“强化八班表现尚可。而强化七班和六班嘛,被淘汰的就有点多了。”
强化九班十班能留下这么多人,基本上都是刘慧源的功劳。
而对于强化六班,如果再坚持五秒,垫底的就是强化七班了。因为黄延即将就能将贾虎身边最后一个人给淘汰掉。
强化六班的区域传来一阵压抑的叹息和懊恼声,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倒数第一名只有区区30点班级积分,这意味着在后续极其重要的资源分配上,他们将陷入巨大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