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等你(1 / 2)

怀远府那封插着鸡毛的急报递进勤政殿时,惠安帝几乎未加犹豫,当即拍板命齐禹点兵出征。

起初,怀清在长乐宫中听闻此事,只是淡淡蹙了蹙眉,随手将手中的绣绷搁在案上。

这些年北狄在边境小打小闹已是常态,朝廷派兵驰援本就寻常,她只当又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小冲突,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暮色四合,丫鬟们都退下歇息,她独自坐在窗前,就着一盏孤灯捻起微凉的茶盏,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才如潮水般涌来,让她心头猛地一凛。

首先便是怀远府的位置——那地方虽没有京城的繁华、江南的富庶,却是西北边境的“咽喉锁钥”。

沙盘上看,它一边连着雁门关的三道防线,是内陆的最后屏障;一边扼守着草原部落南下的唯一坦途,但凡北狄骑兵想越过戈壁,必先拿下此地。

如此兵家必争之地,若真被北狄攥在手里,无异于给大明的西北边防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届时北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一路烧杀抢掠至中原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她辗转难安的是,怀远府是去年冬天,大明将士用血肉之躯从北狄手中夺回来的。

她还记得当时从前线传回的战报:副将战死、三千士兵埋骨黄沙,连运送粮草的民夫都折损了大半。

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才换得那块土地上重新插上大明的龙旗。

如今不过半年光景,北狄竟如此明目张胆地卷土重来,这哪里是边境袭扰,分明是踩着大明将士的尸骨,挑衅朝廷的威严!

怀清猛地放下茶盏,青瓷杯底与案几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若是朝廷退缩,任由北狄将怀远府再度掠去,不仅对不起那些长眠黄沙的英灵,更是让天下人看尽大明的笑话——这奇耻大辱,朝堂担不起,百姓更咽不下!

所以,出兵是必然的,没有半分犹豫的余地。

但仅仅出兵还不够,这一战,必须得胜。

唯有打出大明的气势、打出天朝的威风,才能彻底浇灭北狄的野心,守住边境的安宁,也才能给天下苍生一个交代。

想到这里,怀清望向窗外沉沉夜色的目光多了几分坚定,她连夜命人收拾行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她要去见齐禹,哪怕只是送他一程。

齐禹自然也看透了惠安帝的心思。此时他正坐镇中军大帐,帐外是巡夜士兵的脚步声与铠甲碰撞的脆响,帐内却静得能听见烛火跳动的“噼啪”声。

他身着玄色嵌银丝的戎装,肩甲上的虎头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一手按在巨大的沙盘边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代表怀远府的小木牌——那木牌被他摸得光滑发亮,仿佛要将地形刻进骨子里。

他眉头紧蹙,目光死死锁着沙盘上标注的山川、河道与行军路线,时而俯身推演敌军的动向,时而抬手在沙地上划出潜在的伏击点,整个人沉浸在战局的思索中,对帐外的动静充耳不闻。

齐禹猛地回神,抬头便见帐帘被侍卫从外掀开,一道纤细的身影逆着光站在帐口。

怀清未施粉黛,发间仅用一根素白玉簪固定,往日的罗裙换成了便于行走的素色劲装,裤脚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一路奔波而来,少了几分闺阁女子的温婉,多了几分利落果决。

“你怎么来了?”齐禹眼中闪过一丝惊愣,快步上前,伸手扶住她微微发颤的手臂,语气里满是关切。

怀清轻轻挣开他的手,目光越过他肩头,落在帐中那方沙盘上,语气急切:“别管这些,大军现在行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