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96章 京城风云(三)

第196章 京城风云(三)(2 / 2)

朝堂之事,戚氏虽不太懂,但也明白,执掌朝堂,光靠那些文官可不行,一个帝王要是没有军队的支持,是坐不稳龙椅的。

文官掌政权,武官握兵权,虽然很多时候政权大于兵权,兵权要服从于政权,可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因为管不住兵权,丢了皇位和江山。

所以,一般情况下,兵权要绝对服从于政权,而且兵权绝对不能干涉政权。

德威帝在位时,武将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如今仅存的三家国公府,都是德威帝时期跟着他南征北战的武将。

马上打天下,而后以文治守天下,一代又一代,武将的地位也在逐渐被削弱。

但不可否认,兵权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不仅能保家卫国,更是他坐稳江山的重要保障,前提是他要对军队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姜达管辖的北境大军,超过五成还是父亲当年的戚家军,而戚家军是绝对效忠圣上的,这也是圣上的筹码与后盾。

想到这里,戚氏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齐国公夫妇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随后便很有默契地聊起了小阿霖的事。

“阿霖他们姐弟俩今天从他外祖家回来了吗?”前几天,齐国公府世子夫人姜氏带着儿女回了娘家小住,昨天派了嬷嬷回来说今天回来,齐国公白天去军营,还没见到他们。

“回来了,儿媳妇还带回了不少含桃。”含桃也就是樱桃,是初春的第一果。

“姜家也不知从哪儿弄来的这些含桃,我瞧着个个色泽鲜艳、饱满多汁,有满满一箩筐呢,我就给相近的几家都分了分。”

齐国公听了,突然想起一件事。“姜大人的二弟在密州任同知,这含桃估计是他送来的。”

“密州?那不是离青州很近吗?”

“是很近。”

“老爷可记得,那夏家就是来自青州?”

“嗯,试验出冬小麦的那户农家也是夏家。”

“这么巧?”自从临元县知县上报冬小麦事件后,不光圣上,京城的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

齐国公也不例外,当他得知试验冬小麦的农家就是儿子提到的夏家时,着实感到意外。

“我前阵子还听定国公老夫人说起,卫大儒也在青州,在一户农家当先生,难不成也是那夏家?”

“正是。定国公的小孙子顽劣得很,老夫人怕是想让卫大儒帮忙教导,不过卫大儒连圣上的面子都不给,他们怕是要失望了。”

“照你这么说,咱们的小阿霖也是没机会了。”戚氏说着,突然心血来潮问道,“我还想着过段时间也去趟青州?”

“你想干嘛?”齐国公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狐疑地看着她,“你不会也是冲着卫大儒去的吧?”

戚氏起身,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能得到卫大儒的教导,自然是福气,不过咱们小阿霖能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好的。

我去青州是看阿婉,阿婉母子离开京城后,去的就是青州,元达那孩子在那里开了家书肆。”

单元达利用雕版印刷脱离安远侯府,他们暗中帮了忙,自然知晓他们去了何处。

“真不是去寻卫大儒?”齐国公还是不太相信,再次追问道。

“你也说了,卫大儒连圣上的面子都敢驳,难道你齐国公的名头比圣上还管用?”戚氏没好气地说道,“我就是去看阿婉的。”

齐国公没有说话,夫妻多年,他又怎会不了解老妻的心思。

“哎,瞒不过你,我就是想去看看那夏家姑娘,怎么了!”

戚氏说着,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被人看破心思,她多少有些恼羞成怒。

“你不怕名成生气?”齐国公又问。

戚氏想到那个叛逆的儿子,顿时泄了气,这确实是她的软肋。

“哎!”她重重地叹了口气,真不知道她的二儿媳妇如今身在何处。

戚氏这一叹,倒是不再提起要去青州的事。

齐国公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回头得在小本本上记着,等那臭小子回来,少不了要找他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