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苏景妧换上一身素雅的旗袍,提着装有工厂纳税记录和出口报表的公文包,走进了政务司的办公楼,木质楼梯吱呀作响,走廊里飘着旧纸张的味道,李专员的办公室里,收音机正播报着内地的新闻,气氛微妙,“李专员,”苏景妧将报表推到他面前,“东方植萃去年为港城创汇百万港元,三船原料关系到南洋十家工厂的生计,还有港城本地两百多名工人的薪资。”她顿了顿,补充道,“原料都是基地自主培育的,有港大农学院的检测报告,所谓‘违禁’,不过是同业的抹黑。”
李专员指尖划过报表,目光沉沉:“现在舆论敏感,直接放行难服众。”他话锋一转,“不过,港城刚设立‘出口创汇重点企业’通道,你们若能证明原料培育、生产全在华国境内(港城+内地基地),且技术自主,可申请加急查验。”
苏景妧立刻点头:“我们有基地的种植日志、港城工厂的生产台账,还有欧洲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报告,现在就去准备。”
与此同时,码头那边传来消息,陈叔出面协调,虽不能完全放行,却争取到了“优先查验关键原料”的权限,南洋工厂总算能勉强维持生产,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地基地发来急电,受台风影响,铁皮石斛的苗床被冲毁大半,短期内原料供应骤减,而港城本地的药材商趁机哄抬价格,原本一斤五十港元的铁皮石斛,涨到了两百港元。
“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苏景妧在电话里安抚完基地负责人,转头对林薇说,“联系内地的供销社,内地药材统购统销,他们有稳定的货源,我们用港城的纺织布料、电子表换原料,以物易物,避开汇率波动和价格炒作。”她翻开通讯录,“再找港城的中医协会,请他们出面背书,证明我们的原料是‘正宗华夏植萃’,既破了‘违禁’的谣言,又能争取到本地消费者的信任。”
半个月后,内地供销社的药材通过边境小额贸易通道运抵港城,中医协会的专家们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力证东方植萃原料的安全性与道地性,加急查验后的原料顺利发往南洋,南洋工厂的产能恢复,欧洲市场的订单也接踵而至,而那些哄抬物价的本地药材商,因无人问津,不得不降价抛售。
这天,苏景妧正在港城工厂视察二期扩建的生产线,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操作着从欧洲引进的萃取设备,车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植萃香气,林薇拿着一份电报跑进来,脸上带着喜色:“澳洲的华人商会发来邀请,想代理我们的产品!他们说,澳洲的华人越来越多,急需能代表华夏的美妆品牌。”
苏景妧接过电报,指尖抚过“澳洲”二字,远处的维多利亚港上,一艘货轮正缓缓起航,朝着南半球的方向,七十年代的港城,机遇与危机并存,边境的管控、舆论的偏见、供应链的阻碍,都没能挡住东方植萃的脚步,她抬头看向工厂的屋顶,阳光透过玻璃天窗洒进来,照亮了生产线上的瓶瓶罐罐,也照亮了她眼中的憧憬。
“通知澳洲商会,我们接受代理。”苏景妧的声音坚定,“准备好‘港城匠心’系列的样本,再带上基地的种植影像和工厂的检测报告,让澳洲的消费者知道,来自华国港城的东方植萃,既有华夏植萃的底蕴,又有港城制造的精良。”
工人们的机器声依旧轰鸣,维多利亚港的风穿过车间,带着希望的气息,七十年代的港城,风浪未平,但苏景妧知道,只要守住核心,抱团前行,东方植萃的光芒,终将跨越重洋,照亮澳洲的每一个华人社区,也让世界看到华夏植萃的力量,而她的脚步,将跟着货轮的航线,走向更远的远方。
澳洲的代理意向刚敲定,港城的天就变了脸,连续三日的暴雨冲垮了九龙工业区的部分供电线路,东方植萃的港城工厂被迫减半产能,而更棘手的消息来自陆承渊——澳洲海关传来新规,对华国美妆产品的进口检疫标准突然收紧,要求所有植萃类产品必须提供“无内地农药残留”的专项检测报告,且指定机构仅限澳洲本地两家实验室,检测周期长达两个月。
“两个月?产品活性都要流失了。”林薇急得直跺脚,“澳洲华人商会那边催得紧,说好多侨胞都等着咱们的货,要是迟迟不能通关,他们可能要转投其他品牌。”
苏景妧站在工厂的配电房外,看着电工们冒雨抢修线路,雨水打湿了她的旗袍下摆,却没乱了她的思绪:“指定实验室是故意卡我们,拖延时间。”她转身走进临时搭建的办公室,翻开澳洲地图,“联系香港大学的化学系教授,我们自己先做一轮农残检测,把检测过程全程拍摄下来,做成中英双语的纪录片;再让澳洲华人商会帮忙,组织当地侨胞代表和媒体,去他们指定的实验室旁听检测,用公开透明堵住质疑的嘴。”
她顿了顿,又道:“产能方面,把南洋工厂的部分生产线暂时转向澳洲订单,南洋的供电稳定,而且那边的检测标准与澳洲互认,能节省部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