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道瑞资料 > 第147章 真正的创造者(小我,重生)

第147章 真正的创造者(小我,重生)(1 / 2)

问题:datre曾提到:我们在死亡地带放弃“罪孽”或坏体验时,就会放弃自己的能量。那我们是否能通过积累能量加速我们的体验呢?

dAtRE:你们没有放弃你们的“能量”。这可能是误解或错误的转译。你们没有放弃能量,你们放弃的是你已经“学习”的内容。

你所涉及的“罪孽”与那些“觉知”到自己在做什么的个体是完全不同的。这并不是说你要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做完一件所谓的坏事后就发表声明:“我犯错了,我对不起我的罪孽,我对不起我做的事”-然后又离开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在白天清醒的时刻,你们当中很多人都这样做。人们总是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可一旦你说“对不起”,你就“犯了错”。

在物质层中这样做没什么不对,但你们应该做的是去学习为什么你在第一时间会这样做?你的体验是什么?这才是重要的。你无法成为一个全知的创造者,如果你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你看,你对你们的物质存在已经变得如此熟悉,甚至超越了你们称之的“时间线”时期。你们不断体验着“时间线”,这已经让你们变得自满-不再去留意这些事情。

那些想知道如何成为创造者的人,他们能够觉知到自己面前的“画面”。他们将画面摆在自己面前从中“学习”,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你可以在默认的情况下“创造”。换句话说,你早上醒来跳入物质身体中,以群体意识的方式思考并到处蹦来蹦去,最后卷入所有的物质情绪中,包括:爱,恨,恐惧,愤怒等等。上一秒你还在仇恨某个人,下一秒另一个人就过来安慰你,拥抱你,并说:“我爱你”-然后你就兴高采烈地将刚才的仇恨全忘掉了。那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创造者,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仇恨第一个人?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一个创造者将“研究”这个情况。这并不是说他要坐下来冥想才能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不,一旦你“习惯”了那个行为,你就会“马上”对自己说:“为什么那个人让我憎恨?背后的问题是什么?我应该从那儿学到什么?”-你越擅长越熟练,就越能“立刻”理解“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画这幅画让自己学习呢?然后,当另一个人过来拥抱你时,你也会说:“这样一幅画又是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让这个人给我一个拥抱?”“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你看,从物质层的角度,这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要尝试整天去寻找:“为什么你在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许一开始你只能搞清楚一个问题,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一直给自己施加压力,强迫自己“不停”从一个情况进入一个情况。你们所做的就是:试着让大脑像电脑一样不停运行。一台电脑有“比特”“字节”,“比特”“字节”,“比特”“字节”……;你们的电视或广告也在不停“闪光”,“闪光”,“闪光”。你们让头脑不停以那样的方式工作。

不,如果你是一个创造者,你的头脑“不是”这样工作的。一个创造者会放慢进入头脑的“群体意识垃圾”-放慢那些头脑经常处理,会阻碍“理解\/领悟”的念头\/信息。也许你们当中有人马上说:“不,我没有时间这么做!”-我们曾告诉你们那儿没有“时间”。时间已经“个体化”了。你们现在已经没有需要遵循的“剧本”了。你们的“剧本”消失了。在这点上,你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

现在,假如你是一个电影导演,一个导演不介意重复拍摄同一个场景,一遍又一遍直到他认为合适为止。有多少次你听一个导演说:“我们的预算超支了,比我们预期多花了3个月或6个月的时间。”-这个导演不在乎花多长时间,他只想将事情做“好”。okay,让我们将它放入物质结构中。你们不在乎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好”。从这个原则出发,希望你们容易理解。要花多长时间做“好”,这不是问题。为了做“好”,你们能做的就是去“理解”你们的“画面”。当你理解你的“画面”后,你的“画面”就会改变了。有人会问:“好吧,我怎么做到?我住在同样一个屋子里,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车,同样的工作,我怎么能改变?”-不,你“能”改变。

这个星球上已经有个体在改变中了。他们没有出去祈祷世界“和平”。没有关心他们的邻居在做些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自己-当一个个体开始关心他\/她自己时,他\/她的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就会“不同”。这些事情将会自动发生,因为“你”开始“尊重”一切和每一个人-这是自动的,因为你能“看到”不同。那儿有一个流传下来的古老谨句:“世界从来没有改变过,改变的是你看待它的方式”。这就是我们试着想让你们去做的,因为那些能做出这样改变的人是快乐的,满足的个体,他们的每一天都与以往完全不同。

问题:我直觉地认为自由意志唯一的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共同选择(比如人际关系之间的斗争或像犹太大屠杀那样的群体事件)。但我必须承认我的小我很难接受这一点。

dAtRE:好吧,第一,你的小我不需要接受它。不要从小我的角度出发。当你成为一个创造者时,你不是从小我的角度运作的。以前我们说过:小我与个体化是无法融合的。当你成为一个“个体”时,小我就被搁在一边了。这不是你必须与之“工作”的,这是自动发生的。或者直白的说:两个东西无法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在物质层,这种说法是真的,因为你不能让两个物理对象占据同一空间。你们大脑的思维模式也一样。你们的大脑中到处布满了“回路”或“波浪线”,当这些“回路”没有使用后,就会溶解。就像你把自己的手割伤了,然后结疤脱落后,。如果那个“电流”模式不被使用,那个模式就会溶解(变平滑)。

在你们称之的“觉知”与观察中,那些从群体意识中运作的小我模式就会溶解\/消失。我知道这很难让你们理解,也许有人会说:“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人是否会变得枯燥无味?”-好吧,那个人不会枯燥无味。假如这是你“感知”那个人的方式,假如他是你认为的那种枯燥无味的人,但你看着他的眼睛,却能从中看到成千上万的“事情\/故事”。因为这个个体不再“蹦跑”,不再“喋喋不休”,不再“胡扯”…也许从表面上看,这个个体是“枯燥无味”的。但是,通过与这个个体对话,你将发现他会给你与你的期待完全不同的答案。于是你开始对他们的谈话着迷。即使谈论日常生活,他们的看法也是如此地不同。

当觉知进入时,小我自动熄灭了。因为小我不再需要“安抚”,你不需要“安抚”每一个人,也不需要“打击”每一个人。

你看,那些在高速公路上因有人超车就要开枪枪杀别人的人…也许你会说:“哦,这只是一个极端案子”。在观察中,你说这比那些用“口头方式”去攻击别人的人更为极端吗?哪一个伤害更多?这些从群体意识中运作的人,他们哪一个造成的伤害更多?

现在,一个成为“个体”的人能“觉知”到他们自己,如果一个人上前用语言辱骂他-他们可以看着这个情况,并说:“为什么我会描绘这幅画面?”然后决定该从这幅画的哪里继续下去。你会发现那些已经知道情况的人,语言辱骂不会伤害他们。那么如果这个人遇到了那些开枪想枪击他的人呢?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觉知的个体,并开始理解为什么这幅画在他面前,那么当他看到别人手中的枪时,眨眼间,他就会说:“为什么我要创造这种情况?”-然后整个情况的画面就会很快改变。因为他已经了解这幅画能告诉他什么。所以在那个时刻,他能决定:“我是想被枪击还是想让那个携带枪的人回去乖乖坐在位置上?”-也许你会说:“这怎么可能?”-噢,这是可能的!是的,是可能的!但只有你决定你是真正的创造者时,你才能做到,否则你就“无法”做什么。一旦你“发现”后-这就是一种领悟\/实现-你“发现”你是真正的创造者,你“发现”你能做些什么。

问题:我的问题是重要的人际关系(父母。配偶,姻亲,孩子和亲密的朋友)和实际发生的互动模式(施虐者和被虐者,侵略者和服从者等等),他们都是在出生前共同预先选择安排好的吗?那出生后的自由意志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呢?

dAtRE:好吧,再一次,当你看待这些事物时,是从严格的物质层的观点来看待的。你们看待正在发生的群体事件。你们可以“看”群体事件,但不是卷入情绪中。人们根据自己的个人进化和理解选择这些东西。如果他们无法从中学习,而是被“牵着鼻子走”,那这也他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勇气”使用自己的内在“智慧\/知晓”去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从我们的角度上看,我们看着这整个星球的存在模式-你们“全部”处于“挫败感”的状态中。你们“全部”如此“挫败”,“全部”如此“紧张不安”,因为你们都从群体意识处运作。你们到处蹦跑慌慌张张,所以很难从中找到那些开始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画面的“个体”。你们很难将自己与这个星球上的人类群体分开,然后好好去观察这些情况。但是,“开始”总会始于“一”(开始必须始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