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古城过客 > 第143章 信念(三)

第143章 信念(三)(1 / 2)

从此,牛佳琪的生活变成了简单的两点一线。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啃一个冰冷的馒头,然后走进那个轰鸣的车间,坐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凳子上。她的面前堆积着小山一样的衣服,她需要用手里的剪刀,灵巧而迅速地将每一件衣服上多余的线头剪干净。动作必须要快,否则一天下来,挣的钱连饭都吃不饱。

纤细的线头仿佛永远也剪不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她的脖颈和肩膀变得僵硬酸痛。锋利的剪刀时常会划破手指,渗出的血珠染在衣服上,会招来工头严厉的斥责和扣钱。她只能更加小心,手指上很快就布满了细小的伤痕和粗糙的茧子。

最难以忍受的是孤独。车间里的女工们大多年纪比她大,各有各的小圈子。她们偶尔会大声说笑,谈论着家长里短,或者抱怨工钱太低。没有人主动和这个沉默寡言、来自外地农村的小女孩说话。她就像车间里的一台人形机器,只有双手在不停地运动,内心却是一片沉寂的荒原。

她几乎舍不得花钱。每天吃饭只选最便宜的素菜和米饭,偶尔买一包榨菜就是改善生活。工厂不包住,她和其他几个女工合租在一间极其简陋的民房里,夏天闷热如蒸笼,冬天寒冷如冰窖。每月拿到那点微薄的、浸透着汗水和屈辱的工钱时,她会小心翼翼地数上好几遍,然后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费,剩下的,用塑料袋层层包好,藏在枕头芯里。那里面,不仅睡着她的血汗钱,更睡着她渺茫的期望——或许有一天,她能攒够钱,回去把自己的家,从那扇贴着自己童年记忆的木门里,“赎”回来。

腊月二十三,小年。工厂终于放假了。

牛佳琪揣着一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几百块钱,踏上了归乡的火车。和去年离家时相比,她更加沉默,眼神里多了一层被生活磨砺出的麻木,但也隐隐有一丝自己挣钱后带来的、极其微弱的底气。她用自己挣的钱,给奶奶买了一包镇上买的、用油纸包着的冰糖糕,还给四叔带了一盒不算太差的香烟。

近乡情怯。越靠近村子,她的心跳得越快。她想象着推开自家院门的情景,那棵老槐树是不是又长高了?屋里的桌椅是不是落满了灰?

她没先回四叔家,而是绕了点路,走向自己日夜思念的那个院落。

越走越近,她的脚步慢了下来,最终停在离家门十几米远的地方。

院门不见了。那扇熟悉的、被父亲修补过多次的旧木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两扇崭新的、刷着刺眼绿漆的铁门。门关得严严实实,上面贴着两个巨大的、红得耀眼的喜字,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像两滩灼烧她眼睛的血。

院子里,传来一个陌生女人清脆的吆喝声:“建国!把院里那堆柴火挪一挪!”

一个熟悉的男声应和着,是二伯家的大儿子,她的堂哥牛建国。

牛佳琪站在原地,浑身冰凉。她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衣服扔在雪地里,所有的血液都凝固了。怀里的冰糖糕和香烟,此刻变得无比沉重,几乎要坠得她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