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大祭司泰拉莎,张小凡穿过了一条由纯粹月光能量构筑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廊道。四周不再是物质世界的景象,而是流动的银色光晕与若隐若现的古老符文。这里便是月华圣树内部的神秘领域——心象回廊。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浓郁的生命元气,而是一种更加本质、更加浩瀚的意志威压,仿佛整个青森之界的自然法则源头都汇聚于此。每一步踏出,都仿佛踩在历史的脉络与法则的节点上,寻常修士在此,恐怕连站稳都困难。
张小凡全力收敛着气息,混沌元神如同最温顺的溪流,小心翼翼地流淌,不敢激起丝毫波澜。他能感觉到,圣树的意志无处不在,静静地观察着,审视着。
廊道的尽头,是一片无垠的、由纯净光芒构成的虚空。虚空中,悬浮着无数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镜子”。这些镜子并非实体,而是由凝固的月光、交织的生命脉络以及沉淀的古老记忆碎片构成,它们映照出的,并非外在的形貌,而是闯入者内心的心象。
“这里便是传承的起点,凡。”泰拉莎的声音在光之虚空中回荡,带着一种庄严的韵律,“新月之钥,非力可强求,非智可巧取。它源于对自然真谛的领悟,对自我本心的洞彻,以及对守护之责的无畏担当。”
她指向那些悬浮的镜子:“这些是‘真我之镜’。每一面镜子,都会映照出你内心不同侧面的投影,可能是恐惧,是欲望,是迷茫,是坚持……你需要直面它们,理解它们,超越它们。唯有当你的心象与圣树的守护意志产生共鸣,‘钥匙’的雏形才会在你灵魂中显现。”
“记住,不要抗拒,不要伪装。在这里,任何虚假都将被无限放大。以你的本心去面对,去经历。”泰拉莎说完,她的身影便缓缓融入光芒之中,似乎将这片空间完全交给了张小凡与圣树的意志。
张小凡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他走向距离最近的一面镜子。
镜面如水波般荡漾,映照出的并非他的容貌,而是一片混沌未分的景象,灰蒙的气流奔腾,蕴含着无尽的可能与未知。这是他对“混沌”之道的执着与探索。
他没有回避,而是静静凝视,将自己对混沌的理解、对包容万有的追求,毫无保留地呈现。镜中的混沌缓缓旋转,仿佛在回应他的道心。
接着,他走向第二面镜子。镜中映出的,是地窟之中,那恐怖的寂灭烙印试图侵蚀吞噬他的场景,代表着恐惧与毁灭的阴影。
张小凡心念微动,没有试图驱散这阴影,而是引动混沌元神,演化出生命诞生、星辰璀璨的景象,将那片寂灭阴影包容进去,演绎出“生灭循环”、“有无相生”的道理。镜中的毁灭阴影在混沌的演化中,逐渐淡化,不再是单纯的恐怖,而是化为了大道循环的一部分。
第三面镜子,映照出的是一片祥和的精灵村落,莉亚拉、洛瑟玛等精灵在其中对他微笑招手,代表着安宁与归属的诱惑。
张小凡微微一笑,心志坚定。他渴望知识,珍惜情谊,但他的道途在更广阔的天地,不会因一时的安宁而驻足。镜中的祥和景象如同水面倒影,在他坚定的道心下缓缓消散。
一面又一面镜子。
映照出他对力量的渴望(吞噬墟痕时的决绝),对未知的好奇(探索转轮秘境),对责任的权衡(是否介入精灵纷争)……甚至映照出了那潜藏在混沌最深处、一丝属于“虚无”的冰冷痕迹。
每一次,张小凡都以最真实的意念去面对,去剖析,去理解。他以混沌之道的“包容”与“演化”为核心,将这些不同的心象——无论是光明还是阴影——都视为自身的一部分,理解其根源,明晰其界限,最终将它们统合在追求大道、探索本源的核心意志之下。
他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着反复的锤炼与洗礼,变得更加纯粹,更加坚韧。内景混沌世界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些原本有些对立的法则线条,在“真我”的映照下,开始更加和谐地交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