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你回圣城了?(2 / 2)

沈念父亲则拘谨地搓着手,不知该说些什么。

许昊没有多留,简单问候了二老的身体,聊了几句沈念的近况,便起身告辞。

这份心意到了即可,久留反而会让他们不安。

离开家属院,县里的领导车队早已等候在外。

简单的寒暄后,便直奔此次考察的目的地——位于许昊老家村子附近的一片规划工业用地。

这里与省城那个近乎现成的产业园完全不同,还是一片布满庄稼茬的空地,远处是熟悉的村庄轮廓,甚至能看到他家老宅的屋顶。

“许董,这片地交通便利,靠近省道,劳动力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的组装产业。”

县里领导热情地介绍着,带着明显的期盼。

若能引来许昊的投资,对这个小县城将是天大的好事。

许昊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片土地。

这里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上一世的困顿与这一世的起点。

唐骏和武卫在一旁低声交换着意见,评估着土地成本、物流条件和政策潜力。

“在这里建一个摩托罗拉手机的组装厂,能解决多少就业?”

许昊突然开口问道。

“至少能直接提供三千个岗位!加上带动的周边服务业,起码五千人!”

唐骏立刻回答。

许昊点了点头。

超级电池工厂是技术密集型,放在省城能吸引高端人才。

而手机组装是劳动密集型,放在家乡县城,能最大程度地带动就业,惠及乡里。

这符合他反馈家乡的初衷,也符合商业布局的合理性。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当晚,县里安排了接待晚宴,地点设在县城最好的酒店。

如同无数中国基层商业活动的缩影,真正的交锋与磨合,往往是在酒桌上完成的。

包厢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

本地的领导、几位颇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家作陪,轮番向许昊敬酒。

言辞恳切,无不围绕着家乡发展、桑梓情深。

“许董,你是我们圣城走出去的,家乡的发展,可就指望你了!”

“这杯我干了,您随意!感谢您能想着家乡!”

“许董,以后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许昊端着酒杯,应对得体。

他深知这套规则的威力,也明白这是打通地方关系、确保工厂顺利落地的必要环节。

他没有摆首富的架子,该喝的酒也浅尝辄止,态度既不疏离,也保持着应有的威严。

唐骏和武卫作为下属,自然承担了更多的“火力”。

王楠楠坐在许昊身边稍后的位置,看着这场面,有些不适,但也努力适应着。

刘轩则兴奋地看着姐夫游刃有余地应对着这些场面,觉得比看电影还精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县里主要领导再次举杯,趁着气氛热烈,旧事重提:

“许董,白天看的那块地……您觉得怎么样?我们保证,所有手续一路绿灯,绝对给您最好的条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许昊身上。

许昊放下筷子,拿起湿巾擦了擦手,目光扫过桌上每一张期盼的脸,最后落在县领导脸上,缓缓开口:

“厂子,就定在那里了。”

他顿了顿,看向唐骏:

“唐骏,具体细节,你安排人和县里对接。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快!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看到我们圣城老家生产的摩托罗拉手机,卖到全国各地。”

“啪!啪!啪!”

县委书记激动得带头鼓掌,满座皆欢,纷纷举杯:

“感谢许董!”

“为家乡干杯!”

“许董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保障!”

一场酒局,敲定了一个关乎县城未来数年发展的重大项目。

离开酒店时,夜风微凉,吹散了许昊身上些许的酒气。

他坐进车里,揉了揉眉心。王楠楠体贴地递上一瓶矿泉水。

车队缓缓驶离酒店,许昊看着窗外闪过的、熟悉又陌生的街景,目光深邃。

衣锦还乡,投资建厂,看似风光无限。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如何确保工厂高效运转,如何管理本土员工,如何平衡家乡复杂的人情关系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后续的挑战,远比在酒桌上喝几杯酒要复杂得多。

然而,这是他选择的路。

既是商业的扩张,也是情感的归依。

就在车队即将驶出县城时,许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沈念的短信:

“老公,你回圣城了?谢谢你去看我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