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邻居上门(2 / 2)

刘祭酒看着那满桌的生鲜食材和中间沸腾的锅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

陈耀祖亲自示范,将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在滚汤中涮了几下,待变色后捞出,在油碟中一蘸,然后放入刘祭酒面前的碟中:“大人请尝。”

刘祭酒学着他的样子,将肉片送入口中。

瞬间,麻辣鲜香多层次的味道在口中爆开,羊肉的嫩滑与底料的醇厚完美结合,咀嚼间。

一股暖流直通四肢百骸,在这冬日里带来无比的舒坦与满足。

“妙!妙极!”刘祭酒眼睛一亮,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自己动手涮了起来,动作竟比陈耀祖他们还要熟练几分,显然深谙美食之道。

他一边吃,一边啧啧称奇:“此物只应天上有!麻辣醇厚,回味无穷,更能驱寒暖身,实在是冬日佳品!”

几杯温酒下肚,气氛活络了许多。刘祭酒也开始询问起几人的来历:

“观几位小友谈吐不凡,不知来自何方?如今在何处进学?”

陈耀祖恭敬答道:“回大人,晚生几人来自长乐郡,此前在鸿儒书院读书。此番进京,是蒙六皇子殿下恩典,得了几个名额,不日便将入国子监报道。”

“哦?”刘祭酒夹菜的手微微一顿,有些惊讶地看向他们。

“你们就是通过六皇子那几名额进来的学生?”

他心中恍然,原来是那位近来风头正劲,却行事有些“特立独行”的六皇子举荐的人。

“正是。”三人齐声应道。

刘祭酒捋了捋胡须,既然是未来要入自己麾下的学生,那学问底子如何,可得摸摸清楚。

他放下筷子,神色恢复了三分严肃,开始随口考教起来。

先是问了王富贵《论语》中一段关于“礼”的释义,又问了姚宗胜对前朝一项水利政策的看法。

最后将目光投向看起来最为沉稳的陈耀祖,问了一个关于《春秋》微言大义的辨析题。

他本以为这几个靠关系进来的小子,学问恐怕稀松平常。

谁知王富贵虽然言辞直白,但理解到位;姚宗胜思路清晰,颇有见地;

而陈耀祖的回答更是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不仅准确,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扎实的功底和敏捷的思维,让刘祭酒心中暗暗吃惊。

“嗯……尚可,尚可。”刘祭酒面上不露声色,微微颔首,心里却已是十分满意。

看来六皇子举荐的这几人,并非纨绔之辈,倒是可造之材。

尤其是那陈耀祖,假以时日,必非池中之物。如此一来,他吃起这火锅来,就更觉心安理得了。

一顿火锅吃得刘祭酒心满意足,额角微微见汗,通体舒泰。

他放下筷子,看着那锅依旧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红汤,心中念头转动。

他轻咳一声,对陈耀祖道:“耀祖啊,你们这火锅,确实别具一格,滋味甚佳。不知……”

陈耀祖何等聪明,立刻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

“大人若是喜欢,晚生这里正好新熬制了一批底料,已用油纸包好,便于保存。

大人若不嫌弃,晚生这就让人取一些来,大人带回府中,想用时,只需取一包加水煮沸便可。”

刘祭酒心中大喜,面上却还端着:“这……这怎么好意思……”

王富贵已经机灵地跑出去,不一会儿就抱了十几包沉甸甸、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火锅底料进来,一股脑儿塞给刘祭酒带来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