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一看他这熟悉的开场白和神态,心中顿时警铃大作,瞬间想起了当初大姐夫刘文书来探口风的情景。
他眉头微挑,不动声色地问:“宗胜,你我兄弟,有何事直说无妨。但我先说好,咱们可是亲兄弟,你可不能当畜生。”
姚宗胜深吸一口气,翻了个白眼,压低声音道:“是我表哥……林修文。他……他托我来问问,你家三姐姐……清芷姑娘,可曾许了人家?”
果然!陈耀祖心中暗道。他面上不显,反问道:“林兄?他如何认得我家三姐?”
姚宗胜这才解释道,原来林修文极好陈家火锅和烤鱼的滋味,是店里的常客。
有几次他去用饭时,恰逢陈清芷在店里忙活或者帮忙盘账。
虽只是惊鸿几瞥,但陈清芷那清丽脱俗的容貌,沉静温婉的气质,以及偶尔流露出的灵秀聪慧,竟让林修文一见倾心,念念不忘。
几番打听,才知道那是好友陈耀祖的三姐,这才厚着脸皮托表弟前来探问。
陈耀祖听罢,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林修文他是知道的,姚宗胜的表哥,同在书院求学,年方十八,已是秀才功名。
此人生得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在书院中风评极佳,确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若论个人条件,配三姐是绰绰有余。
然而,问题就出在家世上。
林家是长乐郡有名的书香世家,祖上曾官至三品,虽如今朝中无人担任要职,但家族底蕴深厚,田产、藏书、人脉皆非寻常富户可比,是真正的清贵门第。
相比之下,陈家虽是后起之秀,有他这个秀才儿子,也有蒸蒸日上的生意,但终究根基浅薄,与林家相比,差距不小。
高门大院规矩多,婆媳妯娌关系复杂,陈耀祖不禁为三姐担忧,怕她嫁过去会受委屈,过得不如现在自在舒心。
他将自己的顾虑说与姚宗胜听。姚宗胜却拍着他的肩膀道:
“耀祖兄,你未免想得太多!是,林家门槛是高些,但我表哥那人品性如何,你我都清楚,绝非趋炎附势、看重门第的浅薄之人。
再说你陈耀祖是何等人物?院试案首!
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等你中了举人,再进一步,谁还敢说你陈家配不上?
更何况,你家三姐姐那般人才,相貌、性情、才艺哪一样不是出类拔萃?我觉得他俩甚是相配!”
陈耀祖知道姚宗胜是好意,但他还是坚持道:“宗胜,你的意思我明白。但婚姻大事,并非两人情投意合即可。
这样吧,劳烦你去问问林兄,他这番心意,是他自己的主张,还是林家长辈也已首肯?”
姚宗胜觉得有理,点头道:“好,我这就去问个明白。”
很快,姚宗胜带回了消息,结果不出陈耀祖所料——这仅仅是林修文自己的意思。
他尚未敢向父母提及,只因他也清楚两家门第有些差距,担心父母反对。
得知此结果,陈耀祖心中虽对林修文有些许惋惜,但更多的是释然。
他不想让三姐卷入可能存在的家庭阻力中,平白受气。
“既然如此,此事便暂且作罢,不必再提了。”他对姚宗胜说道。
他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至少要等自己考取了举人功名,为陈家挣得更多的底气之后,再为三姐考虑婚事。
届时,若那林修文依旧心意坚定,且能说服家人,再来提亲也不迟。
眼下,他需得更加努力,为家人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就在陈耀祖为家事思虑之际,远在京城的宇文霄,正迎来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和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