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梅园文会(1 / 2)

转眼便到了二月初八。

清晨,寒意仍重,呵气成雾。

张小花将儿子最好的那件湖蓝色细布长衫找出来,三姐则捧来配套的鞋袜和一个精巧的荷包。

荷包是淡青色缎子做的,上面用银线和绿丝线绣了几片疏朗的竹叶,针脚细密,雅致非常。

“快换上,今天可得精神些!”张小花催促着。

陈耀祖依言换上,果然人靠衣装,眼前的小胖墩顿时多了几分读书人的清雅气质。

然而这好看的长衫为了版型,絮的棉花不多,料子也单薄。一阵冷风吹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阿娘,这……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冷。”

陈耀祖老实说道,他可不想为了风度冻病在路上,“我再去加件厚实的棉袄在里面。”

于是,那件风度翩翩的湖蓝色长衫下,被套上了一件鼓鼓囊囊的厚棉袄,原本略显飘逸的造型顿时变得圆润可爱起来。

陈耀祖来到院子里的水缸前转了转,无奈地耸耸肩:“白瞎了三姐的好手艺。不过暖和最重要!”

准时来到徐夫子家门外,陈大勇和陈二喜从牛车上搬下大大小小的礼物。

有在杂货铺精心挑选的糕点、茶叶,更多的是自家产的干货:

熏得通红的腊肉、风干的野味、山上采的香菇木耳,甚至还有半筐温润滋补的山药。

礼物体积庞大,种类繁多,堆在院门口颇为壮观。

徐夫子闻讯出来,看到这阵仗,又是感动又是无奈:“这……这也太破费了!使不得,使不得!”

陈二喜嘴皮子利索,连忙笑道:“夫子您千万别客气!都是自家山里的出产,不值几个钱,就是一点心意。

感谢您对耀祖的悉心教导,我们庄稼人不会说话,东西您一定得收下!”

陈大勇也在一旁笨拙地附和:“是,是,多谢夫子,孩子让您费心了。”

徐夫子推辞不过,只得让徐伯将东西搬进去,看着陈家人质朴而真诚的脸庞,心中暖意融融。

这时,一辆更为宽敞的马车驶来,王富贵灵活地从车上跳下,一眼看到陈耀祖,顿时眼睛放光,几乎是扑了过来:

“耀祖兄!可想死我啦!”

那热情劲儿,引得大人们都笑了起来。

王富贵先是规规矩矩向徐夫子行了礼,然后立刻拽着陈耀祖到一边。

叽里呱啦地说起过年期间的趣事和县城里的新鲜八卦,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不久,潘仁也到了。

许久未见,他竟难得地对陈耀祖和王富贵露出了笑脸,虽稍显别扭,但已无往日傲气。

看来时间的沉淀和学业的压力,确实能让人的棱角稍稍磨平一些。

三人小团体重聚,简单交流了几句,气氛颇为融洽。

徐夫子见人已到齐,便让徐伯牵出马车。

他们并未等待姚宗胜,大家都心照不宣——以姚公子的身份,自是随其祖父姚县令前往,岂会与他们同乘一车?

文会地点设在城郊的一处名为“梅园”的庄园。

马车抵达时,园外已停了不少车轿。递上请帖,守门小厮恭敬地引他们入园。

一进园门,陈耀祖只觉眼前一亮,仿佛踏入了一个冰雕玉琢、暗香浮动的仙境。

庄园占地极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皆被白雪覆盖,更显清雅。

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遍布园中、姿态各异的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