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层面:日军对南京的总攻已持续三周,遭遇守军异常顽强之抵抗,伤亡远超其大本营预期。但我方判断,南京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日军下一步战略动向研判:大概率沿长江继续向西进攻武汉;同时分兵南下,夺取广州,彻底切断我海上外援通道。第三国际军事集团协调办公室建议,我方除继续通过西北陆路提供援助外,需立即启动备用方案,评估经缅甸、越南等方向开辟西南国际通道的可能性与风险。此事需与不列颠联盟、及印度支那联盟紧急磋商。”
玛格丽特快速翻阅着文件中的地图和兵力部署图,眉头紧锁:“告诉协调办公室,尽快拿出可行性方案。尤其是缅甸方向,要考虑到不列颠的态度和当地复杂的地缘政治。”
“二、政治与情报层面:这是我们近期工作的重点转移方向。”薇薇安强调道,“东京大本营与驻外军部的分歧加剧。内阁希望尽快解决‘东方事变’,以便抽调兵力应对苏联在满洲边境的压力的德方在巴尔干的新动作;但华中派遣军和少壮派军官叫嚣扩大战争,甚至有人提出北进攻击苏俄的疯狂设想。我们的情报网正在全力渗透、利用这一矛盾。”
她翻到下一页:“此外,我们加强了对日本国内经济状况、战略物资储备(特别是石油、橡胶、有色金属)的监控。初步判断,其战争经济已开始显现疲态,但远未到崩溃边缘。”
“对外情报总局已重新调整资源配比,北美站部分非核心人员与资源,已转调至远东站和东南亚站。我们的优先目标是:精确评估日本战争潜力衰竭的临界点,并寻找制造、扩大其内部危机的机会。”
玛格丽特放下文件,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凝望着遥远的东亚,久久不语。办公室内一片沉寂。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也就是说,东方同志们在用血肉之躯为我们争取时间……而我们必须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仅要给他们送枪炮,更要帮他们寻找敌人的‘死穴’。”
她转过身,看向薇薇安,眼神锐利:“薇薇安,加大对日情报工作的力度,提升到最高优先级。我要知道东京决策圈最隐秘的争吵,要知道他们的石油库存还能支撑几个月,要知道他们哪个将军有野心,哪个政客想和谈!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明白。”薇薇安简洁地回应,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她明白“非常规手段”的含义。
“另外,”玛格丽特补充道,“关于陈雅同志正在研究的法律框架,特别是涉及战时经济管制、反间谍、以及处理占领区事务的部分,情报局要从实际操作层面给她提供一些……‘案例’参考,让她制定的法规更接地气,更能有效应对残酷的现实。”
“是,我会安排相关领域专家与她进行非公开交流。”
薇薇安离开后,玛格丽特再次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宁静的巴黎街景。她的心,却早已飞越了千山万水,飞到了那片正在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空。
在巴黎,她与陈雅探讨着法治的蓝图,构想着未来的秩序;而情报机构的机器正全力开动,在阴影中寻找决胜的契机。
这看似平静的巴黎,与硝烟弥漫的南京,通过无形的电波和坚定的意志,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前方是惨烈的牺牲,后方是紧锣密鼓的运筹。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战争,考验的不仅是东方的勇气,也是整个国际革命阵营的智慧、耐心和决心。
玛格丽特知道,她在这里的每一分努力——无论是推动法律的完善,还是调动情报的资源——都是在为远方的胜利,增加一份渺小却至关重要的砝码。
她必须确保,当东方的曙光最终来临时,法兰西公社乃至整个第三国际,已经为此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