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钢铁雄心:自公社而起 > 新的指示,新的国际纵队

新的指示,新的国际纵队(1 / 2)

巴黎,波旁宫,一间用于举行小型高层会议的秘密会议室。

以往的主席办公室目前已经暂时弃用,原因是它的长桌并不支持摆放多人会议时所需的大型地图,以及那个办公室没有黑板。

虽然可以通过增添桌子之类的解决,但大家都并不赞同这一做法,因为只要换一个房间就能做到的事,为什么还要耗时间去改布局呢?

厚重的窗帘遮蔽了窗外的光线,房间里只亮着长桌中央的一盏台灯,在铺满文件的地图上投下昏黄而集中的光晕。空气里弥漫着旧皮革、墨水以及一种高度专注带来的凝滞感。

路易·波拿巴、薇薇安·特莱姆森、莱昂·儒奥以及马索·皮韦尔围桌而坐。四人脸上都带着连续工作带来的疲惫,特别是皮韦尔,作为公安委的主席,他平时干的事就不少了,现在还加了工作,当然累。

但他没有怨言,他的想法很简单:谁叫他的学生是他自己选的呢?帮着兜底也是他该做的。

路易将一份汇总了当前意大利战局和外交困境的简报轻轻推到桌子中央,声音沉稳地开了口,这是他作为联席会议上负责厘清议题和初步分析的角色:

“同志们,情况已经明朗。葛兰西同志决定战略重心北移是正确且迫不得已的。但北线压力巨大,伦巴第共和国的进攻得到了德军实质性的、甚至越来越不加掩饰的支持。仅凭意大利同志现有的力量,很难长期固守波河防线,更别说反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三人:“而我们的手脚,被《凡尔登条约》束缚着。柏林和维也纳正瞪大了眼睛盯着我们,任何来自英、法、俄三国政府或军队的直接介入,都会给他们撕毁条约、全面干预意大利乃至直接在西线挑起冲突的借口。我们必须找到新的、他们难以指责的途径。”

儒奥微微颔首,作为二度拜相的人,他对于主席决策工作显然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熟练度,他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声音带着深思熟虑后的沙哑:“直接路径被堵死了,那就走迂回路线。条约限制的是我们三国,但第三国际……不止我们三家。”

他浑浊却精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北欧的同志们,南美新生的红色政权,还有我们在非洲的兄弟国家……他们,可不在凡尔登条约的签字方之列。”

皮韦尔立刻领会了儒奥的暗示,他推了推眼镜,接口道,语气务实:“儒奥同志说得对。‘国际纵队’……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它不应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我们可以,也应该通电所有这些同情和支持意大利革命事业的第三国际成员国家,由他们‘自发地’在其国内招募志愿者,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的‘新国际纵队’。”

他看向薇薇安和路易:“这支纵队,在名义上完全独立,不由巴黎、伦敦或列宁格勒指挥,而是直接接受佛罗伦萨的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领导。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装备……自然也由这些派出国的政府,‘自愿’从本国库存中调拨提供。这样一来,在法律和舆论层面上,柏林和维也纳很难将这笔账直接算到我们头上。”

路易点头补充,完善着这个计划的细节:“至于那些关键的、派出国可能无法提供的重型武器、先进通讯器材或特殊弹药……我们可以通过瑞士的银行账户、贸易公司,甚至利用某些尚未暴露的、通往意大利的教廷或黑手党渠道,进行秘密输送。只要操作足够隐蔽,规模控制得当,风险是可控的。”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薇薇安。作为玛格丽特最信任的执行者,她的判断和细化能力至关重要。

薇薇安冰蓝色的眼眸冷静地扫过桌面上的地图和文件,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与风险。片刻后,她抬起眼,目光坚定:“计划可行。这是目前形势下,既能有效支援意大利,又能最大限度规避直接冲突的最佳方案。”

她开始下达清晰的指令,语速快而精准:

“一、立刻以外交密电形式,草拟一份致上述所有第三国际成员国的《志愿人员招募倡议书》,阐明意大利革命的危急形势和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必要性,邀请他们派遣志愿者并配套相应轻武器和基础装备。电文措辞需强调‘自发’与‘志愿’性质,避免任何被解读为‘英法俄指使’的痕迹。由我亲自审定后发出。”

“二、命令对外情报总局,立即激活并强化经由瑞士、奥匈帝国边缘地带通往意大利北部的所有备用‘灰色’物资通道。优先输送反坦克武器、无线电台、药品和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