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波尔多!(2 / 2)

她灵机一动,指向远处一片土质明显更板结一些的预留田块:“克拉拉同志!能不能让这台履带拖拉机去那边跑几趟?再让一台我们旧的轮式拖拉机在边上也跑跑,做对比?看看它们‘脚感’的区别?”

这提议既直观又充满孩子般的探索欲,立刻让技术人员兴奋起来。

克拉拉点点头,转身就朝操作手跑去。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艾蕾化身成了一个不知疲倦的田野观察员和热情的数据记录员。她拒绝了搬来的椅子,在沃克无声的保护下,带着小板凳和一摞记录纸,坐在田埂的最佳观测点。

烈日炎炎,汗水顺着她红扑扑的脸颊流下,她随手用袖子抹掉,眼睛却始终紧盯着在不同田块间来回试验的拖拉机。

她一会儿皱眉沉思,一会儿又在纸上飞快勾画着履带花纹和地面压痕的关系简图;一会儿和凑过来的当地老农热烈讨论轮式拖拉机在松软土地上的“防陷技巧”,一会儿又对着匆匆跑来的机修工交代需要统计的扭力输出区间数据……

肚子里的小家伙似乎也被这田野里的钢铁轰鸣和母亲忘我的热情感染了,安静地待在妈妈的“动力仓”里,偶尔轻轻动一下。

沃克始终守在她身侧一步之遥。他打开军用大号水壶,里面是他准备的温开水(“她总喝凉的”,沃克昨天在后勤处特意交代过),适时地递过去;在她蹲下查看作物根部或者土壤剖面时,他的手臂总是第一时间成为可靠的支撑点;当试验拖拉机的轰鸣声突然变大或者试验中出现了意外偏移时,沃克的肩膀会微不可察地向前倾斜半分,像一道无声的屏障。

他甚至替艾蕾记录了大量口述的技术要点和数字,字迹工整严谨,与艾蕾那充满跳跃式思维的草图形成奇妙互补。

夕阳西下,田野被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试验告一段落,技术员和农民们都围拢过来,看着艾蕾面前堆叠起的笔记和草图。

艾蕾站起身,挺着腰,脸上带着兴奋的潮红,眼睛亮晶晶的,比晚霞更璀璨:“同志们!初步结论有了!”

她挥舞着手臂,像在指挥一场盛大合唱,“第一,‘红十月-3’在这些松软、含水量高的地块,需要更宽、更深纹路或者加装辅助浮动套件的履带板!我要在报告中建议农机厂立刻研制专用适配件!第二,轮式拖拉机改装超宽低压轮胎或半履带装置,在特定区域效率反而更高!第三,”她指着笔记本上沃克帮她记录的燃油消耗曲线,“优化耕作路线规划,避免机器在高低起伏和特别松软的地块反复倒车消耗!这点,老纪约大爷(旁边一位一直提建议的老农)的经验太有用了!”

她的话清晰、有力,充满了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向的喜悦。“明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测试联合收割机的脱粒部分在这种湿度下的适应性!克拉拉同志,你之前提到喂入口的堵塞频率……”

“还有地头的转弯半径!”一位年轻的拖拉机手忍不住插嘴。

“对!记下来!夏尔!”艾蕾立刻指挥,“地头转弯半径过大压实地角的问题,单独记一页!”

暮色四合,合作社食堂飘出土豆炖肉的香气。沃克轻轻地替艾蕾擦掉鼻尖上的一点泥土。艾蕾仰起脸,对着他笑得像个打胜仗归来的小将军:“累不累?小家伙刚才踢了我一脚,估计也饿了。”

“不累,你才辛苦。”沃克的目光落在她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红却充满生命力的脸上,温柔得像晚风。

“为了公社的麦穗,”艾蕾拍拍肚子,又指向远处披上暮色的金色田野,声音轻快却坚定,“也为了我们未来的小拖拉机手,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她的笑容,如同初升的星辰,点亮了这片社会主义农业的前哨站,也点亮了通往未来机械化丰收大道的信心。

不远处,一辆载着公社农科院技术测绘队的小卡车,正卷起烟尘,驶入农场大门。更详实的改造方案,即将在这片土地上,伴随着艾蕾的热情和钢铁的交响,一步步化作现实。法兰西公社的田野里,响起了不只是引擎的,更是新希望隆隆前进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