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技术壁垒(1 / 2)

第七十三章:技术壁垒

暮春的风裹着刚抽穗的麦香掠过官道,张恒所乘的黑漆马车碾过碎石路,发出“咯吱”的轻响。他掀开车帘一角,望着窗外掠过的田垄——远处农人正弯腰锄草,田埂上插着的“黑山军屯垦”木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可他指尖摩挲着腰间那枚泛着冷光的燧石,眼前却总浮现出苏仆延那日的模样:乌桓单于捏着“震天雷”碎片时,瞳孔里藏不住的贪婪,像饿狼盯着羔羊,让他后颈阵阵发寒。

“怀璧其罪啊。”张恒低声呢喃,将燧石揣回怀中。这燧石是前日苏仆延设宴时偷偷塞给他的,石面还留着灼烧的焦痕,像是在提醒他:火药这东西,一旦露了锋芒,就再也藏不住了。

马车旁,张杨骑着一匹棕红色战马,见张恒掀帘,勒住缰绳凑近:“主公,再过十里就到安民城了。方才斥候来报,李拙老工匠一早就守在城门口,说等着您商议乌桓铁器订单的事。”

柳清颜坐在另一辆马车上,闻言也掀帘看来,她穿着一身浅青色襦裙,发间簪着一支素雅的木簪,语气带着几分忧虑:“苏仆延今日虽没明着要‘破城神器’,但那话里的试探,傻子都听得出来。咱们这技术,若是不藏好,迟早要引火烧身。”

张恒点头,目光沉了下来:“所以必须建一道‘墙’,一道别人拆不开的技术壁垒。”

马车驶入安民城时,夕阳正斜斜挂在西城门楼上,将砖石染成暖金色。城门口果然站着个佝偻的身影,正是李拙——老工匠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短褐,袖口和衣襟沾着点点铁屑,双手背在身后,指关节因为常年握锤而显得格外粗大,见张恒的马车停下,立刻迈着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笑,却难掩眼底的疲惫:“主公可算回来了!老奴这几日把工坊的账册理了一遍,乌桓要的三百柄环首刀、五十副皮甲,再过十日就能赶制出来。”

“先不急说订单的事。”张恒翻身下车,拍了拍李拙的肩膀,指腹触到他肩上厚厚的老茧,“随我回府,有更重要的事要议。”

进了府衙议事厅,侍女端上热茶,张恒屏退左右,只留张杨和柳清颜在侧。他端起茶盏却没喝,目光落在李拙身上:“李老,我问你,那‘发火罐’和‘震天雷’的制法,如今府里有多少人能从头到尾做下来?”

李拙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眼底的笑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他放下茶盏,双手在膝上擦了擦,低声道:“回主公,这两样东西的核心配料——比如硝石和硫磺的比例,还有‘发火引’的搓制手法,只有老奴和三个跟了老奴十几年的徒弟清楚。其他工匠只知道按方子称料、锻打外壳,连硝石从哪来的都不知道。”

“好。”张恒将茶盏重重放在案上,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从今日起,成立‘匠作司’,由你任总司,总领所有工坊事务。咱们把工匠分个等级:你和你那三个徒弟,算‘甲等’,住到铁山堡西侧的工匠院,院里配十名护卫,你们的家眷也搬过去,日常用度按军中校尉标准配给——但有一条,未经我允许,不得私自出院,也不得与外人谈论工坊之事。”

李拙眼睛微微睁大,捏着衣角的手紧了紧:“主公是怕…技术外流?”

“不是怕,是肯定会。”张恒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工坊分布图前,指尖点在铁山堡的位置,“你那三个徒弟,我知道都是忠心的,但人心隔肚皮,保不齐有人经不起利诱。把家眷接去铁山堡,不是软禁,是保护——一来能让他们安心做事,二来也能防着有人用家眷要挟。”

他顿了顿,继续道:“剩下的工匠,按技艺分乙、丙、丁三等。乙等工匠负责锻打普通兵刃和甲片,比如给乌桓做的环首刀,就由他们来做;丙等工匠负责打磨和组装,比如给甲片穿铆钉;丁等工匠做农具和日常铁器,比如锄头、镰刀。每一等工匠都有专门的工坊,乙等的不能去甲等的工坊,丙等的不能问乙等的工序,谁敢越界,立刻逐出工坊,永不录用。”

柳清颜在旁补充道:“我觉得还可以加一条,给每个等级的工匠发不同的腰牌,进出工坊要验牌,晚上工坊锁门后,派巡逻队盯着,防止有人偷偷进去打探。”

“说得好。”张恒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就按清颜说的办。另外,对外卖的铁器,必须和咱们自己用的不一样。”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柄环首刀——这是黑山军自己用的制式兵器,刀身泛着淡青色的寒光,刀刃锋利得能轻易割破纸张。他将刀递给李拙:“你看,咱们自己用的刀,要经过十二次锻打,淬火时用的是牲畜血,钢火足,砍在铁甲上都不容易卷刃。卖给乌桓的刀,就锻九次,淬火用井水,钢火降一成,刀刃也磨得钝一点——够用,但绝对比不上咱们的。”

李拙接过刀,用手指弹了弹刀背,“叮”的一声脆响在厅内回荡。他眼睛一亮:“主公是说,留一手?老奴明白!甲片也一样,咱们自己用的札甲,甲片是熟铁混精钢,每片厚三分,能防住普通箭矢;卖给他们的,甲片就用纯熟铁,厚两分,箭头要是锋利点,就能射穿。样式也改改,咱们的护心镜是圆形的,给他们做成长方形的,看着不一样,也少了几分防护力。”

“就是这个意思。”张恒冷笑,“好东西哪能随便给人?卖出去的,够他们用就行,想靠这些跟咱们抗衡,没门。还有,工坊要分开:核心工坊设在铁山堡深处,那里有铁矿,又在山里,易守难攻,派两百名精锐士兵守着,进出都要搜身;安民城的工坊只做普通铁器,比如农具和给乌桓的兵刃;其他县城的工坊,只做日常用的铁器,比如铁锅、铁钉。”

李拙把这些都记在心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着,像是在梳理工序:“主公放心,老奴这就去安排。甲等工坊的门,我亲自锁,钥匙就交给主公保管,除了主公,谁也拿不到。”

“辛苦你了,李老。”张恒拍了拍他的肩膀,“等这事安排妥了,我给你和那三个徒弟各赏五十亩地,再给你们的儿子安排个差事,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李拙眼眶一热,连忙躬身行礼:“老奴谢主公!老奴定当守好技术,绝不让半点核心技艺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