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的起点(1 / 2)

第五十一章:新的起点

大战的硝烟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需要精心耕耘的土地和百废待兴的局面。

黑山营本营和铁山堡(原黑风峪)如同两个巨大的伤口,需要时间来愈合和整合。阵亡者的名单很长,抚恤和哀悼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段过往,这让胜利的喜悦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张恒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太久。他知道,活着的人必须向前看。

在徐衍和张杨的辅助下,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整合:

首先,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讨论,“黑山军”这个响亮的名号被正式确定下来。从此,这支军队将不再以“营”来称呼自己,而是以一个统一的名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一举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改名,更是标志着这支势力性质的重大转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整编。整编后的军队设立了前后左右四个营,每个营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

前营被定位为主战部队,由英勇善战的陈莽统领。他们将承担起冲锋陷阵、攻坚破敌的重任,是“黑山军”的核心战斗力。

后营则负责守备和训练工作,由张杨兼任统领。后营的任务是确保后方的安全,并对新兵进行严格的训练,提高整个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

左营驻守在重要的战略要地——铁山堡。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左营除了负责防守外,还要承担矿冶和军工生产的任务,为“黑山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右营则是一支精锐的骑兵营,由张杨麾下一名擅长骑战的并州旧将统领。骑兵在古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们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最后,张恒自任统帅,全面负责“黑山军”的指挥和决策。张杨则担任副统帅,协助张恒管理军队事务。陈莽、徐衍等人也各有其职,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和工作。

通过这样的整编和架构设置,一个相对完善的军政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每个部门和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动“黑山军”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