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回春(2 / 2)

“丞相,此药虽苦,却是救命之物!请您务必咽下!”陈到的声音带着恳求,再次将药勺递近。

或许是求生的本能,或许是冥冥中听到了陈到的呼唤,诸葛亮极其艰难地,微微张开嘴,任由那苦涩到极致的药汁流入喉中。每咽下一口,他的身体都会因那难以忍受的味道而微微痉挛,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陈到耐心地,一勺一勺,将小半碗药汁全部喂完。整个过程,帐内寂静无声,只有药勺碰触碗边的轻响,和诸葛亮艰难吞咽的声音。

喂完药,陈到仔细地用湿布巾擦拭诸葛亮嘴角残留的药渍,替他掖好被角,然后便再次如同磐石般守在榻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时间在寂静的等待中流逝。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夜幕降临,帐内点起了烛火。

突然,陈到注意到,诸葛亮原本急促而浅弱的呼吸,似乎……平缓了一些?那拉风箱般的嘶鸣声,也减弱了些许。

他伸手探向诸葛亮的额头,那灼人的高热,似乎退下去了一点?

不是错觉!

到了后半夜,诸葛亮竟然发出了一声低微的呻吟,眼皮颤动,似乎想要睁开。陈到立刻凑近,轻声呼唤:“丞相?”

诸葛亮缓缓睁开了一条眼缝,目光起初是涣散而迷茫的,渐渐才汇聚起一丝微弱的光亮,看清了眼前的陈到。他的嘴唇动了动,发出几乎听不清的气音:“水……”

陈到大喜过望,连忙取来温水,小心地喂他喝了几口。

接下来的两日,陈到严格按时辰,亲自煎药,喂药。那苦不堪言的药汁,诸葛亮每一次都强忍着服用下去。

奇迹,就在这极致的苦涩中,悄然发生。

高热,如同退潮般,缓缓降下,虽然仍有反复,但峰值一次比一次低。畏寒发作的频率和程度也明显减轻。咳嗽虽然还在,但不再那么撕心裂肺,痰中也未见新的血丝。最重要的是,他的神志越来越清醒,能够进行短暂的、清晰的交流,甚至能过问几句简单的军务。

到了第五日,当清晨的阳光透过帐帘的缝隙照射进来时,诸葛亮竟然在陈到的搀扶下,缓缓坐起了身!

他依旧虚弱,脸色苍白,需要倚靠着软垫,但那双重新恢复了神采的眼睛,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星辰,虽然亮度不及往日,却已有了洞悉世事的清明。

他看着陈到憔悴不堪、胡茬丛生的面容,看着他眼中那尚未完全褪去的血丝与如释重负的疲惫,心中已然明了这数日来的惊心动魄。

诸葛亮伸出依旧没什么力气的手,轻轻握住了陈到因连日操劳而布满细小伤口和烫痕的手。

“叔至……”他的声音依旧沙哑虚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沉情感,“此番,若非你……亮,已赴黄泉矣。”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案几上那剩余的一些“苦皮树”树皮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与不可思议。

“辨血寻踪,以窥微观之境;飞书万里,求药蛮荒之地。此等手段,近乎……近乎夺天地之造化,穷鬼神之机巧。”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充满了震撼与感激,“亮,又欠你一条命矣。”

陈到感受到诸葛亮手上传来的微凉温度和那份沉甸甸的感激,连忙躬身,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后的沙哑:“丞相言重了!到……到只是情急之下,行险一搏,幸得上天庇佑,南中孟获都督竭力相助,方得此物。丞相乃国之柱石,三军之魂,万……万不可有失!只要丞相安康,到纵死何惜!”

诸葛亮握着他的手微微紧了紧,没有再说什么感激的言语,但那深邃眼眸中流露出的信任与托付,已胜过千言万语。

他望向帐外,阳光正好。

“司马懿……曹叡……”他轻声念着这两个名字,虚弱的身体里,那股支撑他北伐的坚韧意志,正在一点点重新凝聚。

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他赢了。

而接下来的棋局,他还需要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