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败的消息,如同被飓风裹挟的野火,以最快的速度烧遍了魏国的朝堂,也毫无意外地,点燃了洛阳皇宫中那位年轻天子的怒火。
陈仓再度易手!张合战死!陇西尽失!屯田被毁!司马懿主力在五丈原遭遇重创,被迫退守渭北!
这一连串的噩耗,每一条都像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扇在刚刚登基不久、正欲大展宏图的曹叡脸上。他继承的是祖父武帝(曹操)、父亲文帝(曹丕)打下的基业,自诩雄才大略,岂能容忍西陲被诸葛亮如此践踏?更何况,损兵折将,丢失要地,朝廷威严何在?
“废物!一群废物!”精致的琉璃盏被狠狠掼碎在光洁的金砖地上,碎片四溅。曹叡胸膛剧烈起伏,年轻的面庞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那双原本锐利的眼睛里燃烧着骇人的火焰,“司马懿手握重兵,坐镇长安,竟让蜀寇猖獗至此!陈仓丢了又丢,张老将军殉国,如今连陇西也……朕要他这个大都督何用!”
殿内侍立的宦官、宫女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司空陈群、尚书令陈矫等重臣垂首肃立,面色凝重。陈群硬着头皮上前劝谏:“陛下息怒!司马仲达用兵持重,此番虽有小挫,然主力尚存,关中根基未动。诸葛亮不过侥幸得逞,陛下万不可因一时之愤,而……”
“一时之愤?”曹叡猛地打断他,声音冰冷,“陈司空,丢城失地,损兵折将,这叫小挫?难道要等诸葛亮打到洛阳城下,才算大败吗?!”
他环视群臣,目光如刀:“朕意已决!御驾亲征,亲赴长安督战!朕倒要亲眼看看,那诸葛亮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也看看朕的大都督,究竟在做什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陛下不可!”
“关中战事正酣,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亲临险地?”
“朝中政务繁杂,陛下不可轻离啊!”
劝谏之声此起彼伏。然而,年轻气盛的曹叡正在盛怒之上,加之登基以来急于树立权威,证明自己,哪里听得进这些。他认定司马懿拥兵自重,作战不力,必须亲自前去施加压力,甚至……必要时换将!
“不必再议!”曹叡拂袖,语气斩钉截铁,“即刻准备,三日后启程!朕要亲率虎贲,会一会那诸葛村夫!”
……
长安城,因为皇帝的突然驾临,气氛变得异常微妙和紧张。
昔日繁华的街市肃杀了许多,随处可见巡逻的御林军和虎贲卫士。行宫(原大都督府扩建修缮)内,更是戒备森严,弥漫着一股低气压。
曹叡并未给予司马懿隆重的迎接仪式,抵达行宫后,也只是简单地听取了司马懿关于近期战况的禀报。整个过程,曹叡面无表情,只是偶尔用指尖敲击着御座的扶手,那双年轻却锐利的眼睛,始终停留在司马懿低垂的脸上。
汇报完毕,殿内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