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郡,冀县城外。
昔日魏蜀交锋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城墙上的箭痕和焦黑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但此刻,城外的旷野上,却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战争的忙碌景象。
临时搭建的木台前,黑压压地聚集着许多人。
有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从魏军坚壁清野政策下侥幸逃出或被蜀军收容的流民。
有被组织起来,暂时卸下甲胄,手持农具的蜀军士卒。
还有不少当地胆大出来观望的百姓,他们眼神中混杂着警惕、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陈到一身常服,未着甲胄,站在木台中央,身旁是负责具体执行的王平,以及几名文吏。
风吹动他额前的发丝,也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茫然或忐忑的面孔,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传遍全场。
“诸位乡邻,将士们!”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魏主无道,司马懿倒行逆施,行坚壁清野之策,焚尔等家园,迫尔等离乡背井,致使良田荒芜,民生凋敝!”陈到开门见山,言辞犀利,直接戳破了许多人心中的痛处。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和压抑的啜泣声。
“然,我大汉皇帝陛下,仁德布于四海,丞相诸葛公,心系黎民苍生!”陈到话锋一转,声音拔高,“今日,吾奉丞相令,于此颁布屯田之策,意在安民足兵,共抗暴魏,复我汉家河山!”
他示意身旁的文吏。
文吏上前一步,展开一卷绢布,朗声宣读:
“屯田令!”
“其一:凡陇西无主荒地,皆可由流亡百姓、军中眷属及愿耕之兵卒,具名认垦!每丁授田三十亩,官府登记造册,发放田契!”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授田?还有田契?这可不是简单的租种!
“其二:官府提供将作院新制农具,借与垦种之家使用!”
几名士卒抬上几件农具。
有辕身弯曲,便于深耕省力的“曲辕犁”。
有利用水流自动提水灌溉的“筒车”小型模型。
还有几样经过改良,更加坚固耐用的锄、镐等。
“此等农具,乃丞相与陈大将军督造,效力远胜旧器!”王平在一旁洪声补充,并让士卒简单演示了一下曲辕犁的操作。
那省力的效果,看得不少老农眼睛发亮。
“其三:即日起,征发人力,由军中将士主导,兴修水利,疏通旧渠,开挖新塘,保障灌溉!”
陈到接过话头:“水利乃农事根本,绝不容有失!此事,由王平将军亲自督办!”
王平抱拳慨然应诺。
最后,陈到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承诺,重重落下。
“其四:凡屯田所获,无论军民,皆按‘官四民六’之例分配!官府只取四成,其余六成,尽归耕者所有!”
此言一出,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官四民六?当真?!”
“以往给官府或者豪强种地,能留下三成便是老天开眼!这……这竟能得六成?”
“还有田契,还有新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