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归心(1 / 2)

盘蛇谷一把大火,烧掉的不仅是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和兀突骨的野心,更是将孟获心中最后一丝凭借外力翻盘的侥幸,烧成了灰烬。

陈到依前言,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或阵前生擒,或计谋俘获,每一次擒住孟获,都不杀不辱,只是淡然问一句:“孟获,今番可心服否?”

而每一次,孟获或是不忿于地形不利,或是恼怒于盟友,诸如木鹿大王驱使野兽、带来洞主施展巫术等不堪大用,或是单纯地抹不开蛮王的面子,总是梗着脖子,找出各种理由:“山道狭窄,非战之罪!”

“若非那木鹿的畜生不听指挥……”

“汝等汉人,诡计多端,我不服!”

“若在平原决战,我必胜之!”

陈到也不与他争辩,只是笑笑,便再次下令:“松绑,给他马匹兵器,放他回去,整兵再战。”

如此反复,六擒六纵。

这期间,孟获联络的各路援军,或被汉军以雷霆之势击破,或见汉军势大、孟获屡战屡败,心知不妙,纷纷寻借口退去,不再掺和这趟浑水。

南中诸部的首领们,从一开始的观望、支持孟获,到后来的惊疑不定,再到如今,看向汉军大营和陈到的目光中,已悄然带上了敬畏。

汉军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那支神出鬼没、装备精良的白毦兵,不仅仅在于那箭如飞蝗、令人胆寒的元戎连弩,更在于这位年轻的大将军深不可测的用兵手腕,以及那……仿佛能包容山川湖海的恢弘气度。

杀伐果断,却又仁义待人。

军纪严明,对百姓却秋毫无犯。

擒敌首如探囊取物,纵敌首亦如放鸟归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怎样的一支军队?

流言在南中各部中悄悄传播:汉军乃天兵也,陈大将军非常人,乃天上星宿下凡,专为平定南中而来。

与天兵对抗,岂有胜理?

这些话语,或多或少也传到了孟获耳中。

他心中的骄傲,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被释放中,被一点点磨去。

他开始真正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被愤怒和不服驱使。

他回想起陈到每一次释放他时说的话,回想起汉军从不滥杀无辜、甚至帮助当地百姓修缮房屋、治疗疾病的举动,回想起那些降卒口中描述的汉军大营的井然有序和公平……这与雍闿等人描述的“凶残汉军”截然不同。

第六次被释放后,孟获没有像前几次那样立刻气冲冲地回去召集人马。

他一个人在山林中坐了整整一夜,望着星空,思绪万千。

七擒七纵……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等事?

这已非单纯的军事较量,而是一种他无法理解,却又深感震撼的“道”。

“天威……这便是天威吗?”

孟获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