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春日暖阳,似乎还未完全驱散元戎营初成带来的振奋之际。
一封插着三根赤羽、代表最高紧急军情的塘报,便如同一声惊雷,撕裂了这份短暂的祥和。
“报——!!!八百里加急!南中急报!!”
传令兵几乎是滚鞍落马,嘶哑着喉咙,连滚带爬地冲入了大将军府,将那份沾染着汗渍与尘泥的紧急文书,高举过头顶,呈递到正准备与诸葛亮商议元戎营后续扩编事宜的陈到面前。
陈到眉头一拧,心中陡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迅速接过塘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目光锐利如刀。
旁边的诸葛亮见状,羽扇轻摇的动作微微一顿,缓声问道:“叔至,何事?”
陈到将塘报递给诸葛亮,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寒意:“丞相,南生变矣。雍闿反了!”
诸葛亮接过文书,目光快速扫过,纵然是他,持扇的手也不由得微微一紧。
塘报上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急的情况下书写:
“建宁郡急报:郡中豪强雍闿,联结蛮王孟获、越嶲叟帅高定、牂牁太守朱褒等,聚众数万,悍然反叛!建宁太守正昂公……拒不从贼,已被戕害!叛军打出的旗号,竟是受了东吴伪帝孙权所授‘印信’,声称要‘另立乾坤,不奉成都伪诏’!南中诸郡,烽烟四起,我等拼死送出消息,商路已绝,铜矿、马场尽陷贼手!恳请朝廷速发天兵平叛!”
短短百余字,却勾勒出一幅糜烂危急的南中局势!
“雍闿……孟获……高定……朱褒……”诸葛亮缓缓念出这几个名字,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好,好得很。孙权的手,伸得可真长。”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东吴在夷陵吃了亏,不敢正面再战,竟使出此等卑劣手段,在蜀汉后方点火!
陈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杯跳动:“混账东西!正昂太守……唉!”
他想起那位勤勉却不幸的太守,心中涌起怒火与惋惜。
更让他心痛的是,南中商路是他苦心经营,用以获取铜矿、战马、财富支持北伐的重要命脉!
如今骤然断绝,不仅之前的投入损失巨大,更严重影响了未来的战略布局!
那些刚刚看到希望,与蜀汉交易的南中部族,此刻恐怕也陷入了观望甚至倒戈的境地。
“铜矿、马场……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也是孙权最想看到的!”
陈到咬牙切齿,“断我财源,乱我后方,牵制我兵力,使其无法北顾!好歹毒的算计!”
诸葛亮已然恢复了平静,但眉宇间的凝重挥之不去:“南中地势险峻,族群众多,关系盘根错节。雍闿等人久居其地,颇有声望,如今纠结一处,又得东吴虚名支持,其势已成。若处理不当,非但商路难复,恐成我大汉心腹之患,永无宁日。”
就在这时,府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通报声。
“陛下驾到——!”
只见刘备在近侍的搀扶下,面色沉郁,快步走入。显然,他也同时收到了急报。
“孔明,叔至!南中之事,尔等已知?”
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怒意。
他刚刚从病中康复不久,正欲励精图治,北图中原,却不料后院起火。
“陛下。”诸葛亮与陈到连忙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