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转身,重新走上丹陛,扫视群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冷漠:“汉中、上庸之败,孤暂不追究。然诸卿需谨记今日之耻!”
“传孤旨意:各军屯田休整,加固城防,打造军械,无孤之命,不得擅自对蜀吴用兵!”
“另,”曹丕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命御史大夫华歆、尚书令陈群、廷尉钟繇,加快筹备……‘禅让’大典!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在魏!孤要在这许都皇宫,堂堂正正,承天受命,君临天下!”
“大王圣明!”群臣如蒙大赦,又感振奋,齐声高呼。
篡汉自立,这本就是曹魏集团心照不宣的目标,如今由曹丕亲口明确说出,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司马懿低头领命,嘴角勾起一丝无人察觉的弧度。乱世,才正是英雄豪杰施展抱负之时。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成都,气氛却与许都的压抑愤怒截然不同。
虽然刘备依旧在静养,但一场小范围的庆功宴正在将军府内举行。
说是庆功宴,其实更像是一次核心班底的战略总结会。诸葛亮、陈到、赵云、以及病情稍愈得以出席的关羽,还有闻讯赶回成都的张飞,俱在席间。
张飞端着巨大的酒樽,声如洪钟,满脸红光:“痛快!真是痛快!可惜俺老张没赶上夷陵破城的那一刻!不过听到消息,也够俺喝三大坛了!来,叔至,子龙,俺敬你们!打下了夷陵,看那碧眼小儿还敢嚣张!”
赵云笑着举杯相对,姿态儒雅。
陈到也举杯,但只是浅尝辄止:“翼德将军,夷陵虽下,然前路依旧漫长。”
“哎!叔至你就是想得多!”张飞大手一挥,“打下了就是打下了!有了这个钉子,早晚有一天,咱们能顺着长江一路打回荆州去!二哥,你说是不是?”
他看向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锐利的关羽。
关羽抚须微哼一声,丹凤眼中寒光一闪:“荆州之耻,关某刻骨铭心。夷陵,只是开始。”
他的语气平静,却蕴含着惊人的决心。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云长、翼德所言,皆是我等心中所愿。然叔至谨慎,亦不为错。此次能夺回夷陵,逼和东吴,已是意外之喜。全赖前线将士用命,叔至奇谋,子龙稳守。”
他看向陈到,眼中满是赞赏:“尤其是叔至,提出的‘内政优先、科技强军’之策,亮已报予陛下,陛下闻之,亦深感欣慰,嘱托我等全力推行。”
陈到拱手:“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丞相运筹帷幄,方是决胜关键。”
“哈哈,都好都好!”张飞插话道,“大哥病情好转,咱们又打了胜仗,还定了方略!俺看呐,好日子还在后头!等大哥好了,咱们就…”
他话未说完,诸葛亮却轻轻打断了他,神色稍显凝重:“翼德,切勿过于乐观。曹丕此番受挫,绝不会善罢甘休。据探马来报,魏军虽退,但仍在边境频繁调动,恐有异动。且…”
诸葛亮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压低了些:“许都近来,暗流涌动。华歆、陈群等人频繁出入宫禁,恐…曹丕篡汉之心已急,不日或将有惊天动地之事发生。”
席间气氛顿时一肃。关羽眯起了眼睛,张飞也放下了酒樽。
陈到心中一动,他知道,那件历史大事——曹丕篡汉自立,建立曹魏——即将发生。
这将对天下格局和刘备集团的合法性产生巨大影响。
赵云沉声道:“丞相之意是?”
诸葛亮羽扇轻点案几:“一旦曹丕篡汉,陛下身为汉室宗亲,必将承继大统,正位续统!届时,我大汉与曹魏,便是不死不休之国战!而非今日之军阀割据。天下人心向背,亦将随之而动。”
他看向陈到:“叔至,你所要推行的诸多新政,尤其是‘科技强军’与‘情报网络’,需再加快步伐。乱世争雄,慢一步,则步步皆输。”
陈到感到肩上的担子陡然加重,但一股豪情也随之涌起。
他重重点头:“末将明白!必竭尽全力!”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入内,在诸葛亮耳边低语几句,并呈上一封密信。
诸葛亮拆开一看,面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平静。
他将密信传阅给关羽、赵云、陈到等人。
信上只有寥寥数字:“许都急报,魏王宫深夜密会,仪仗、祭坛之物,暗制已久。”
众人看完,脸色都凝重起来。这几乎证实了诸葛亮的猜测。
张飞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曹丕小儿!安敢如此!”
关羽冷哼一声,手中酒樽捏得咯吱作响:“篡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
诸葛亮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在座的蜀汉核心栋梁,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
“暴风雨,就要来了。诸位,做好准备吧。这天下,是到了该彻底清洗一遍的时候了。”
庆功宴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和澎湃的战意。
新的风暴,正在遥远的中原酝酿,而成都的这股新生力量,已然磨亮了手中的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巨变与挑战。
陈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乱世高潮,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必将在这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深深印记。